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4.年号新  (第2/2页)
葬了什么,只有朕自己知道。朕是真的老了,可朕那诸多的皇子皇孙,如今没一个看得出来有才能继承大统的。朕拼尽所有换来的这大戊江山,难不成就要后继无人?是报应吧……”    袁公公高大的身影笼罩在书案之上,朝着祁渊抬手长揖,低垂着头辨不清神色。    “皇上,您的时日还长呢,万莫忧思过重,内臣会一直陪在您身边的。至于皇孙们,多还年幼,待过得几年总能有那脱颖而出的,到那时您再做打算也不迟。”    祁渊知道袁公公这话有一多半是在宽慰自己,不过也道明了如今他这些皇子里就没有一个是能堪大用的,要是他的运儿还在就好了……想到祁运,那个他曾经最为喜爱的,文武全才,正气善良的三皇子,祁渊的心口就疼得发麻。    皇帝没再开口,挥了挥手打发袁公公自去唤人来。待袁公公转过身去,祁渊自己则盯着书案上那盆胭脂红的海棠花,心中喃喃到:    “云棠,你的好侄儿如今立下赫赫战功,凯旋回朝便能堪大用了,只要他对大戊忠心不二,朕会助他平步青云。运儿,你敬重的表哥确实有勇有谋,能力斐然,父皇就知道你的眼光不会看错人,若你还在……如今你们辛家后继有人,能重拾荣耀再振门楣,待朕百年之后也敢来见你们母子了吧?不过朕有朕的苦衷,所以朕不能给辛家平反正名,你们就当朕是为了皇帝的颜面吧……”    待袁公公回头过来,发现皇帝已经倚着御座睡着了,只是祁渊的眉头又紧紧皱了起来,面上也是一层化不开的苦痛之色……    孟冬将至。    哪怕是身处南方的百姓都已感受到了那股寒意,纷纷加厚了身上的衣裳。    可也不知这龙家是因为没有个女人管着事,还是小土豆本来有些胖根本不怕冷,亦或是龙镇八有意让娃娃扛着冻锻炼身体,反正这小土豆现在还是穿着一身薄的短衣。    这天,小土豆这小旋风更是像踩着风火轮一般跑回了家,连那层薄衣上都透出了汗来。龙镇八看着自己这小孙子风风火火的早就习以为常,待小土豆歇了一息喘过气来,龙镇八才开口。    “说吧,是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爷爷,刚我在安平街那边玩儿,看见来了不少军爷。然后那贴告示的地方,把那丑丫头的悬赏都给撤了,贴了新的告示,我听那些人说是我们这城改了名字了,大寅也变成什么州了什么的!”    龙镇八听完,便大步朝外面走了出去,小土豆随即又跟了上去,临走还不忘将家里大门给带上,留下小虎在院子里急得嗷嗷直叫。    旁边巷尾的小酒馆铺子里,李劳也刚听得来喝酒的酒客说到这事。顿时就顾不得铺子里的生意了,让酒客们自便,随后带着王有铁和张看文两个伙计就出了门,朝着安平街那边去了。    安平街这边的告示墙前面,此刻人挤得是里三层外三层。匆匆赶来的李劳三人和龙镇八爷孙两倒是在这碰了面,几人打过招呼,便想着法子往里去看告示。借着龙镇八魁梧如小山一般的高大身躯,李劳几人也跟着挤了进去到了最前面,看到了那张白纸黑字的告示。虽早已知会有如此一日,可百姓们多还是心头沉重,相对张口无言。    与此同时,城西和城南的两处告示墙前,也有两人立于最前面怔怔的看着那张相同的告示。两人都紧紧地攥着双拳,后槽牙都快咬碎,恨不得将那告示撕个稀烂。可他们不能,他们要在这城里稳稳扎根,等着公主回来。平复了好一阵,两人才缓缓松开双拳,默然地从人群中挤了出来,顺势将掌心流下的血抹到了旁人衣裳上。    晚些时候,满城里便都有一队队的官兵提着铜锣举着旗子,走街过巷的宣告此事,务必要让这城中百姓都清醒地知道并接受,这天已经彻底变了……    城中一处衙邸之中,辛难乙前几日才接了圣旨叩谢过圣恩,如今这片城内的后续之事也已安排妥当。只等大戊皇帝派遣的州牧及各级官员到任,辛难乙便可回朝受封受赏,重振辛家门楣。征南将军此时如卸心头大石,心情多少轻快了几分,多年来压在肩上的重担终于可以轻些了……    黑帆大船上的众人也都各自收到了这一消息。刁公公几人给小祖宗道了喜,大戊疆土再扩一程,而年岁不大的小祖宗并没有什么激动之色,只是赞到他的皇爷爷确是杰出的一代帝王,是大戊之幸。岳人唯收到消息后,也好心的将此事告知了胡婆婆和嬴玺祖孙两个,道是她们毕竟是前大寅的子民,合该知晓这事的。祖孙两个面上都未显什么难过之色,只在心底沉默良久,亏得岳发财还以为嬴玺会伤心难过,天天想着法来逗她开心,倒是难为他了。    这一年的孟冬,一切似乎都已尘埃落定。    前大寅朝的国土被纳入大戊,封为了南州,下辖十八县。    原本的大寅皇城更名为南华城,曾经的大寅宫城紫极宫更名为妙真园,成为了大戊的皇家行宫。    而嘉煦这一年号,随着大寅和前寅成帝嬴珏的消逝,也淹没在了历史的滚滚尘土之中。    如今取而代之的是,    开武三十四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