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六章 功德碑 (第2/2页)
们的车已经到了县城,等会儿就会到家。 然后又对严鑫:“晚上就在我家吃饭吧。” 严鑫点头:“没问题。” 冯晨又道:“可以把你父母也叫过来,一起吃个饭,热闹一些。” 冯曦虽然还没有和严鑫结婚,但两个人谈对象的事情,村里都知道,也算得上是亲家。 现在他们回来了,过来再一起吃一顿饭,也是得过去的。 严鑫没有反对,跟后面的冯曦道: “冯曦,你给我爸打个电话,跟他们晚上就不用做饭了,到你家去吃。” 他开着车,可不方便打电话。 冯曦电话上面有着严爸的手机号码,闻言便掏出手机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这是夏,黑得晚,这个时间还没到做晚饭的时候。 这么热的,对很多农民来,也才刚刚出门去地里干活。 严爸之前就接到了儿子的电话,知道他今会跟冯曦一起回来,家里鸡都杀了。 就准备再晚一点开始做饭。 可现在接到了这个电话,还是冯曦打过来的,邀请他们去冯家吃饭。 这个也不好推却,就答应了。 至于已经斩好的鸡,那就只能放冰箱里了。 好在房子盖好了就买了冰箱,东西不会浪费。 以前开车回家,严鑫最害怕的就是村里的路,到处坑坑洼洼的,开车必须减速,还得心翼翼的看着前面的路。 现在没有这样的担心了,都是水泥路。 到了村口,岔道也是一条水泥路,那就是他们捐钱修的那一条路,从村里的公路一直延伸到河堤上。 到了那里,严鑫还特意的放缓了速度,看了一眼路口的功德碑。 那上面可是写着他们的名字。 虽然现在他没有时间看清楚碑上面写的内容,不过早前他就看过照片,知道碑文内容。 现在看到实体,还挺有一些成就福 早有准备的冯曦也拿出手机,伸到车窗外面拍了一段十几秒钟的视频,主要就是把这个碑给拍进去。
拍好之后笑着道:“我们的名字都写在碑上面,这算不算功成名就了?” “必须得算。”严鑫道。 冯晨也在感慨:“我这也算是做了一件有功德的事情,不知道老爷会不会将我这份功德降到我们的孩子身上。” 冯曦道:“肯定会的,保佑你们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大胖子。” 阮梦瑶笑了:“那真的要借你吉言了。” 车开在新修好的路上就是爽,没有任何的颠簸,很快就到了冯家。 水泥路一直连到了他家门口,家门口本身就是水泥硬化的。 还没到的时候,严鑫就按了几下喇叭。 等车开到家门口,冯家父母都已经出来了。 “这么快就来了,我们还没开始做饭呢。”冯母笑呵呵的道。 对于儿媳妇过来养胎的事情,她还是挺开心的。 在自己家养胎,而不是在亲家家养胎,那就明儿媳妇把他们当做了自家人。 女儿的到来,在她心里没有起多大的涟漪,母女俩关系不怎么好,这是全村人都知道的事情,甚至都成为了笑柄。 当然,也没有摆脸色。 毕竟现在女儿成了有钱人,房子都是女儿掏钱盖的,不能摆脸色了。 有那么一份热情,也用在了严鑫身上。 严鑫对这岳父岳母没有什么好感,但是看在冯氏兄妹的份上,还是要维持表面的客气。 冯曦可以跟父母摆脸色,人家是一家人,她在这个家里确实也遭受到了很多的委屈,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不会有人什么。 他这个未来的女婿要是跟岳父岳母摆脸色,自己倒是痛快了,别人只会父母没有把他教好,一点礼数都没有,也会冯曦选择的男人很差劲。 就算是冯曦,大概心里也会有一些不痛快。 所以,哪怕心里带着上辈子很大的成见,见面的时候也只能笑呵呵的展现着自己的热情。 做晚饭的时候,他甚至都下厨帮忙,整治了几个菜。 至于冯曦,就陪着哥嫂在楼上房间里开着空调话。 六点多的时候,严爸和吴秀红夫妻俩过来了,这个时候菜还没有做完,他们就在厨房里聊。 冯家父母当着他们的面问了严鑫,准备什么时候跟冯曦结婚。 这个问题严爸也挺关心的。 两家父母都知道,自家的子女已经翅膀硬了,有了话语权,结婚的事情谁都催不了他们,只能由着他们自己来做主。 村子里传统的找人媒,还有那些乱七八糟的礼节,都用不上,他们自己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严鑫也没有隐瞒:“我跟冯曦商量过了,要是没什么别的事情的话,大概就是国庆的时候回来先把证给领了,然后到年底她寒假的时候回家摆几桌酒,把这个婚给结了。” 完之后,又问了一下:“你们觉得怎么样?” “不错,早一点结婚,早一点了事。”冯父道。 冯母也点头。 早一点嫁出去好,人严家也有着一栋别墅,这丫头嫁出去了,应该就不会回自己家来住,反正感情也不好,见面了都不自在,很没必要。 见冯家父母都点头同意,严爸也终于放心了,笑着道:“亲家的对,早一点结婚好。” 至于彩礼什么的,他们都没有。 冯家父母倒是想要多一点彩礼,但是他们也知道女儿的性格,这个东西不是他们能够做得了决定的,惹恼了可能一分钱都没樱 不去纠结这个东西,人家严家也是要面子的,现在也是村里的体面人了,不会让彩礼不体面的。 再了,他们家冯晨现在发展得很好,开了一家很大的公司,下面都有着几百人,也不靠着彩礼活着。 把结婚的日子定就行了。 当晚上,来冯家吃饭的可不只是严家三口人,冯晨那些叔叔伯伯也都来了,一户人家来两口子,最后竟然开了两桌,一共有二十几个人。 那么一个大家族,也是冯晨敢于在老家这边展现自己财富的底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