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盘古掌六道 (第1/3页)
伏旻帝纪,十万八千载。 虚空界中,古老的之灵乃至帝灵纷纷下界,转世重生,将六道盛世再度推上了一个大高潮。 之灵本就是往日时代的翘楚,至少都是神皇境界的存在。帝灵更是了不得,乃是每个时代大浪淘沙下,独一无二的至强者。 昔年,他们要么因为寿元,要么因为机缘,而导致无缘问鼎更高的境界。 但六道轮回的出现将这个困扰了诸多英灵的两个问题统统解决。这也是他们愿意转世的原因。 故而如今新帝也是层出不穷,每隔数年、数十年,这些转世的英灵中便会诞生出一尊大帝。至于帝君、造物主等更是不计其数。 据帝朝监天司所计,当世已然有近六千尊大帝存世! 六千大帝,如同宇宙中璀璨的群星,臣服于帝朝的统治,何其波澜壮阔,令这六道盛世更加辉煌。 这种辉煌,后世恐怕也难以再现。如果再现,那必然是七道一统的时代! …… 又是一年论道大会召开,只不过伏旻这一次倒没有叨扰相王,将地点选在了天庭。 一时间,天庭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多是年轻的大帝帝君熙攘,讨教道法神通。 而他们讨论的话题有时并不局限于六道体系,往往会牵扯到第七秘境,七道轮回! 这最初是伏旻这个集六道之大成的存在致力研究的方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六道体系的钻研探索也将近达到了尽头。 于是乎,对于七道轮回的构想也逐渐被年轻诸帝热议。毕竟谁能够确立下七道轮回,谁就会是下一个道尊! 但目前的想法大多还停留在理论上。毕竟七道正宗为何秘境,尚且未有定论,每一尊大帝、帝君都有各自追逐的第七秘境。 只不过,万般大道终究殊途同归,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伏旻倚靠在帝座上,双眸半开半阖,似睡又非睡,指尖不断敲击着帝座扶手。 偶尔有大帝帝君上前,行弟子礼,询问问题,伏旻也会欣然与他们讨论,务求能得出最优解,精益求精。 如今的帝朝诸帝中,有五尊存在最为出类拔萃,拥有太古神王级的战力,被并称为“诸帝五杰”。 出人意料的是,此五杰均是年轻一代的大帝。分别是明夷帝,逍遥帝,智慧帝,韬光帝,以及当今昆族的母皇大帝! 明夷帝出身自三千六道界中的玉景六道界,是个不善言辞,痴迷道法的存在。 其人常有奇思妙想,创造了许多精妙绝伦的神通,实力也极为可怕。后来他仰慕伏旻道尊的威名,便从古老宇宙赶到了紫薇星域,拜见伏旻。 伏旻也很是欣赏这个年轻人,便点拨了他一番。年少的明夷帝因此大受启发,获益匪浅,也对伏旻越发景仰,心悦诚服。 伏旻见明夷帝如此痴迷于道,便着他去了天庭道藏经院。 道藏经院听起来是一座建筑,实则是一座浩瀚的诸天世界。其中记载了瀚如烟海的功法神通和晦涩难懂的大道领悟,可谓是所有求道者梦寐以求的宝地! 明夷帝大喜,投身入道藏诸天后,兢兢业业的编纂整理知识,也唯有在论道大会时才有可能寻到他的踪迹。 逍遥帝与智慧女帝则是青梅竹马,也是天下无双的智者,有着智慧通天的美誉。 三千年前,这两位智者与天丞相左羽明比拼智慧,各种智慧与手段碰撞,惊艳一时,最终让羽明大帝也心服口服,感叹老矣。 事后左羽明请辞相位,自言江山代有才人出,他该让贤于后辈。帝许之,又感念君臣近十万载的情谊,多有封赏。 伏旻又将天丞相印授予逍遥智慧二帝,智慧帝欣然受之,逍遥帝 却拒绝接受。 在智慧帝不解的眸光中,逍遥帝道:“陛下,臣一贯不喜拘束,故自号逍遥。若入朝为官,恐不得自在。” 伏旻却悠然道:“朕可设左右天丞,智慧为左天丞,为主,你为右天丞,为副。如此一来,你可愿为相否?” 逍遥帝迟疑,看了眼满怀期待的智慧帝,最终答应了下来。 两位智慧通达的存在辅佐伏旻统治宇宙洪荒,多有良策奇谋将整个帝朝打理的井井有条,无形中提高了统治力。 韬光帝的跟脚最为神秘,不知其父母,不知其亲族,只知他来自不两立的古老宇宙。 故而关于他的传闻也有很多。其中最广为流传的版本,便说他是先天的转世。只是具体如何,无从得知,韬光帝对此也是闭口不答。 而他的行为也颇为奇怪,屡屡为帝朝立功却不求封赏。旁人问他为何如此,韬光帝道:“我并非效力帝朝,而是事雄主。陛下是不世的雄主,我自然会为帝朝效力。” 而昆族的母皇大帝在诸帝中便极为尴尬,尴尬的源头便是昆族。 昆族是昆虫的异种,远古火纪时代魔族创造的兵器,用以对付神族,啃食其元神。 后来这些兵器诞生灵智,也便成了昆族。但这个种族贪婪、残暴、嗜血、肮脏,再加上繁衍能力极强,虫群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可谓是声名狼藉,臭名昭著,是各族共同的敌人! 母皇大帝作为昆族的族长,领袖,自然而然地被诸帝所厌恶。甚至还有一些大帝试图联手,将母皇大帝绞杀。 最后还是伏旻惜她的才华,容纳下了她,诸帝也便渐渐地接受了母皇大帝的存在。 …… 过了片刻,诸帝五杰中除了母皇大帝尚未到来,明夷,逍遥,智慧,韬光四帝统统加入了论道大会,环绕在伏旻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