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时机 (第2/2页)
小帆知道余向东家境不好,抢先刷了饭卡,然后也不敢看余向东,快速的跑过去占座。 余向东在后面端着餐盘,看着张小帆的背影,突的感觉之前那些年都活到了狗身上。 抛开脑海中那五味陈杂,余向东跟跟着张小帆,谄笑着说道:“谢谢张老板请客啊,小余有礼啦!”似乎是想用幽默化解张小帆心中的羞赧。 闷头趴了几大口饭,张小帆突然放下筷子,对余向东郑重其事的说道:“这次你是真的准备发愤图强了吗?”余向东上午的所作所为,早就被她观察到了。 余向东郑重的点了点头:“是的,这次绝不反悔。” “但时间只剩下两个月了,根本来不及。”张小帆焦急的眉头都皱在一起。 “那也没办法,我感觉靠以前的底子,用对方法考上2本还是有机会的。”余向东心里也难受,但这就是生活,不会事事如意,关键是抓住当下,尽量的把牌打好。 张小帆知道余向东家里困难,扭捏了半天,探头朝余向东悄声说道:“要不然你复读把,我相信你复读肯定能考上985,如果……如果缺钱,我从小到大的零用钱存了一万多块,都可以借给你。” 余向东沉默了半天,突然嘶声说:“为啥对我这么好?” “因为,因为我们是同学啊。”张小帆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只不过眼神有点游离,不敢看余向东。 “同学……这个情我记住了,但复读这事我还是不考虑。”余向东摇了摇头。 “为什么?难道你就这么耽搁了自己学习上的天赋?只是一年而已。”张小帆声音拔高了不少。 余向东郑重说道:“这个世界要变了,新的大势即将崛起,我没有一年的时间来耽误。” “新的大势?这是什么?”似乎有些意外余向东会聊到这个话题,毕竟之前他只是个每天逃课、玩游戏、踢球的“坏小子”。 想了想,余向东结合梦里的记忆,简单说道:“你认为一个学生毕业了,最影响他未来成就的是什么?” “学历?应该是毕业于什么学校。”张小帆掰着手指煞有其事的说道。 “不对,再猜。” “专业?最近我爸妈说了很多选专业的事,入错行毁半生。” “有点接近,但还不够。”余向东摇了摇头。 “那是所在的城市?毕竟京都和魔都确实存在更多机会,比我们冰城的出来的先天拥有巨大优势。” “不是,但有点接近了!” “那是什么?”张小帆有些不服气的鼓起腮帮。 余向东盯着张小帆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是究竟你哪年毕业!” “就这?” “就这!” “那是为什么呢?” 余向东想了想,说道:“从改革开放开始,目前诞生了两波巨大的机遇,涌现了两批新的弄潮儿。这第一批,主要是房地产行业和资源类行业,比如矿业。而第二批新贵,大多来于PC互联网,俗称电脑网络相关的从业者。” “仔细研究,你会发现一个共性,尤其是PC时代,那些互联网巨头们年龄大多数差不多,毕业的年份前后相仿。” “我是想说,如果有一天,一个更大的大势爆发了,而且现在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PC互联网的信息传递速度,那新的大势一旦爆发,会在最短的速度横扫一切,可能三五年就见分晓了。” “在这样的大势面前,早毕业两年,晚毕业两年,也许就是吃rou和喝汤的区别。” “也许一个人什么都做对了,只是晚生了两年,天时就结束了。” 这一刻余向东的气场很强,说话斩钉截铁,让张小帆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个人。 张小帆一直认为余向东很幼稚,似乎男生都比较晚熟。 其实大多数高中时期的女孩子,已经对未来有了朦胧的规划,但大多数男孩子从来不想这些,都是顺其自然。 因为家境的关系,张小帆父母经常会聊一些天下大事和政策方向,她父亲在市里也是个实权中层,刚才听了余向东的话,越想越觉得……似乎有那么一丝道理。 “那你未来是怎么规划的,刚才你说了半天大势,还没说说你个人呢。”张小帆好奇。 “会创业,一定会的,上了大学我就会开始筹备这件事。”余向东很确定的说。 “创业?你有本钱吗?”张小帆好奇。 “你刚才不是说了有一万多吗?我再找其他好朋友们凑一些,弄个五六万差不多够了。” “我……我存的压岁钱你都惦记上了?”张小帆有些气抖冷。 “哈哈,钱在你那里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让更会使用它的人使用,到时候再和你说,我估摸着一年时间还给你20倍应该问题不大。” “20倍,那就是三十万?你净吹牛。”嘴上虽然这么说,但余向东能重回正轨做事情,张小帆还是欣喜的很,哪怕亏了也无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看来接下来要更加努力的存钱了呢,不行就管我爸妈多要一些。”张小帆如是想。 “最后一个问题,你志愿会报在哪个城市?”张小帆最关注的话题其实就是这个。 “就在本地,冰城,这点可以确定。” “那我也报考本地,一言为定你可不许骗人。” “一言为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