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赠送股份15%,荣誉机械工程专家级顾问 (第1/1页)
说罢,石生兑换了一部分的晶币,便开始了维修。 全能改装机器人,化作一道流光,蹿入了庞大的设备机械群之中,反复游走。 小杜则在空中不断的指挥,修补一些设施。 缺乏的一些材料,石生直接用系统兑换资源当中用晶币兑换了出来,明显有些rou疼。 要是边上有差不多的材料,稍微加工下就能用上去。 然而,这笔生意是八千万的生意,随便怎么做,石生都是赚钱的。 再说,石生的目的不仅仅是维修费,而是一步步的获得柯高的信任,并且找机会吞并虎山水泥厂,石生容不得一些基础材料的命脉被人拿捏在手中。 半小时之后,一套完整的设备流水线,已经完全修理完毕。 随着一声机械马达启动的声音响起。 在场的虎山水泥厂高层,甚至还在工作的一些员工,无不高升欢呼喝彩了起来。 这机器将近二十年没有启动过。 要知道当时是龙游县最好的进口设备,最后,被其他国有工厂更先进的设备淘汰下来,才转而私营。 但是,这也印证了当时龙游县是全国水泥生产标杆县,领头羊的辉煌。 机器轰隆,王亮在水泥制作流水线上,几处关键的地方,增加了机械臂。 让这条流水线完全变为了全自动电脑控制的流水线。 还在边上的控制室搭建改装了一台拥有巨大电脑led显示屏的控制系统,并做了消磁,放火,隔热,防潮的举措。 原本破旧的控制室也被装修一新。 现在已经完全量产了。 十分钟之后,第一批水泥生产出来,几十个工人狂奔而去,用手在水泥当中揉搓,制造出来的水泥灰细腻,光滑,没有杂志,甚至有人拿了一瓶水,带了试块磨具过去测试。 “这样的品质,完全碾压我们现在生产的虎山水泥,看着品相,看这吸水率,还有凝固时候的产生的状态,是世面上最好的水泥啊。” “是啊,就算全国最好的水泥河螺也不过如此吧?” “简直不敢相信,为什么过去二十年的机器,还能生产出来这么好的水泥?” 工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 柯高在看完水泥的品质之后,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王亮,并且紧紧的握着王亮的手,“王董,你是怎么做到的?!” “很简单,我的维修机器人,它能制造超越我们目前科技先进一百年的设备。”王亮随意胡编乱诌了一下,这全能改装机器人,指不准还能造出当前科技先进一千年的设备呢。 “怎么卖?”柯高激动的问道。 王亮白了柯高一眼,“你怎么不问多少钱买的?” “说一个价让我死心。” “一万亿?不过分吧?”王亮耸了耸肩膀。 “沃日!”柯高使劲的白了王亮一眼,“你摆明就是看不起我是吧?等着,一万亿,只要有你修好的这台设备,用不了十年,我就能赚这么多钱。” “对了,别看这机器目前是完好的,我每年还要来维护的,维护费是这台设备出产量价格的百分之十五,没毛病吧?”王亮忽而说道,他在系统里边设置条条框框是分分钟的事情。 那柯高咽了下口水,“我就知道,世界上并没有这么好的事情,之前你帮我查处管星也是为了钱吧?说,你到底想要干什么?有什么目的。” 柯高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是友好的搂住王亮,勾肩搭背的样子,像极了友情....一种道不明说不清的友情。 并且朝着王亮挑了下眉毛。 王亮浑身一激灵,将其的手扒拉了下来,“柯厂长,请自重,你是个聪明人,我这单生意其实是亏本的。 但,就算亏,我也要做了。 虎山水泥厂,早在多年前就名声大噪,我不希望,就此没落。 要干事,就要背靠大树好乘凉,只希望柯厂长,起来的时候,吃水不忘挖井人。” 王亮说的这一席话,柯高听的很明白。 他就是这些年把手上的经营权看得太重,管星不知道问他好几次要分点股权,可柯高就是5%的股权都没给,最终管星还是凭借了自己的本事,架空了柯高,只因为柯高这掉毛是个老古董,文化水平不高,小学还没毕业,以前放牛出身。 没文化的人倾向于人情管理,那种人情管理已经不适合现在发展如此迅速的社会。 大部分会出错。 当柯高受过这样大的打击之后,他开窍了。 这个窍就是王亮给他开的,长江后浪推前浪。 他决定是时候得逐渐放权了。 “大家伙,给我听着,从今天起,王亮,就是我们虎山水泥厂的一员,我打算把虎山水泥厂的股份出让15%给他并享受年底分红,作为这一次帮助我们虎山水泥厂恢复原有设备生产,并聘任他为荣誉机械工程专家级顾问,年薪三十万,不用上班。”柯高对着厂里的各级管理员,还有各级员工大声嚷嚷着。 那些个人听着十分激动,激动的是柯高终于出让股份了。 早在二十年前,管星来的时候,大家伙就听到风声,给厂里分股份,每年还有分红。 可盼星星盼月亮,等了将近二十年,杳无音讯。 很多人心都凉了,纷纷出走。 为厂里做一辈子工,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表示,尽管有退休工资,但跟国有的还是有差别的。 大家更向往的是下海经商,那些原先在厂里上班的工人辞职后,去做了小生意一个个年入几十万,都建起了小洋楼,开上了小车。 正在大家欢呼雀跃到极致的时候,柯高高高举起了收,示意大家安静一下。 “我年纪也大了,经过副厂长贪钱这一事,我已经看透了很多,外加工程师胳膊肘往外拐,让我心寒。 现在,是要按照最新的管理体系,照葫芦画瓢了。 择日不如撞日,宋康在我们虎山水泥厂,也已经十余年,各方面资历,还有办事态度,厂里的人缘都是上上之选。 我决定让宋康担任新的副厂长,并且赠送股份5%享受年底分红。 另外我还拿出百分之五的股份,让大家认购虎山水泥厂的股份。 并且每年会释放一部分的股份给到大家。 从此以后大家风雨同舟,共同致富!” 下面的人听见柯高厂长这么说,掌声如雷鸣,甚至还有工人一本三尺高,这一个可以认购的好消息,如同修复好的水泥生产流水线,让大家心中充满了美好未来的念想。 这些年的憋屈,终于有了宣泄口。 甚至一些老员工,泪流满面的相拥而泣。 “柯厂长,柯厂长,柯厂长。” 宋康听到这一句也十分激动,这意味着什么?这偌大市值数亿的虎山水泥厂,分到百分之一的股份都是几百万的身家,更何况百分之五? 说他一夜暴富都不为过了。 王亮也鼓起了掌,对着柯高十分欣慰的点头,柯高的做法,深得人心,也是跟员工最好的合作模式。 王亮从中看到了制度之中又透露着的人情味,这方法还真不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