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传功赐名 (第2/2页)
旨。 云中满意的点点头,这丫头天资聪慧,心灵纯净,体内灵气也算充沛,可算的上是个可造之才,唯一不足的是,这丫头字认的太少,修道之人首重知书明理,修身先修己,普渡先渡人。只要自己多多照拂,勤加教诲,这子定可让自己的衣钵有所传承。 云中道长轻轻一抬手:“礼成,起来吧。” 玄静闻言再次叩拜后起立,给师父倒杯茶,双手敬上。然后侍立一旁 云中道长笑的很开心,衣钵传承,后继有人。 玄静看着笑眯眯的师父,有点小心忐忑的说:“师父,您还没有赐我道袍和宝剑呢。” 云中道长浅笑道:“本门讲究出世入世,袍符法器都会有的,只是你年纪尚幼,正值孩童少年,晚几年等年龄大些,自然要穿戴的。” 玄静还要再争,云中道长溺爱的一笑:“好好好,你想穿今天就做,等下就让店中伙计带你去量体裁衣。至于宝剑嘛,为师倒是可以给你寻一把更好的来。” 一句话讲的玄静赚嗔为喜,再次叩谢师父。正在这时,门外伙计扣门通传:“文家管家求见仙长。”云中道长连忙正襟危坐,口称:“请。”玄静过去开门,引着文宅管家和跟班顺子进来。管家躬身进来后紧走两步:“给仙长请安,我是文宅管家,我姓刘,我家老爷让我来,想请仙长到家里住下,一来老爷和仙长许久未见,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二来家里也已一切准备就绪,静候仙长驾临,老爷常说起仙长神通广大,修为惊人,昨日传来喜讯,阖府上下均喜不自胜,如沐春风。所以特求仙长跃故土之情思,圆思念之慰藉,接请仙长回宅居住。”说完双上奉上礼单,跟班顺子抱着礼物也同施礼。 玄静上前接过礼单,双手交于师父。 云中道长站起来,拉着刘管家让入客座,玄静上前倒茶后,把顺子带到偏厅。 “刘先生,文老爷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当初文老太爷在世时,我就答应过他老人家,这点你放心吧,我下午就去,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前几年因为长毛义和拳作乱,音讯中断,我也没赶上他老人家神游仙府,往情往事,历历在目,令人唏嘘。于情于理,下午我都要去灵前告祭一番。”云中道长虽是方外之人,也终究是性情之士。 刘先生感动不已,声音沙哑:“仙长也不必过于难过,文老太公仙去之时,我也在旁边,老太公对仙长也是念念不忘,在世时也是常常提起,大老爷因战乱突起,海运受阻,加上朝廷当时视金陵商家为附逆,资敌叛国,最不容恕,大老爷不得已,逸避南洋,方要回乡,外国列强纷涌而至,空有壮志,毫无作为。自太后西狩之后,也深感强国之必要。于是推行新政,变法图强,意为通商贸易,多聚金银,革新旧弊,再造大清之强盛,激励商贾,急图盛唐之气象,重振康乾之愿景。可事与愿违,商道税重,苦不堪负。家中商号,也举步维艰,大老爷深感时不我待,遂把生意大部转至南洋,国内商号,正常运转的已不足六成,老爷奋达忧心夜不能寐,收缩守成,以待时变,忧心cao劳,积劳成疾,身体有恙,不能亲自前来拜会,还望仙长能体谅老爷的难处。” 云中道长点点头,表示理解文家的难处。 云中想了想:“刘先生,请代我转告文老爷,希望能让我住在后罩院,当年一直有些误会,刘先生,咱们刚才也说了,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文老爷的心结也能解开了,下午的时候我就去。” 刘管家站起来,很礼貌:“仙长还有什么吩咐,我马上去办。” 云中道长笑了笑,没有说话。 刘先生随即抱拳作别:“我先回去回复我老爷,顺子留在楼下,仙长招呼一声,有什么事情就交代他跑腿去办,门口有台汽车,是大老爷从南洋运来的,仙长要出去走走,直接上车告诉驾员就可以了。” 刚才师父和刘管家说话,玄静和顺子退在一旁,回避伺候,玄静见刘管家走了,顺子跟在后面。她才紧走几步,拉着师父的衣袖:“师父,啥叫汽车呀?” 云中道长也不知道,也没见过,也好奇汽车长什么样。 当时的中国汽车很少,一个城市只有几部,还都集中在北方重要城市和南方主要城市中,更多的是当时圈定的租界内。老百姓能见过的机会不多,况且,这些汽车几乎都不在城外使用。 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政府的大门,同样,新奇的事物和工业也悄然进入了中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