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章 粮草之困 (第3/3页)
主要是先加入到薛仁杲麾下的刘元进投降士兵,多少有些放肆了。
周围的村落城镇还有城里,都受到了刘元进投降士兵的sao扰。 薛仁杲对此自然不会视若不见。 只见他一声令下,大将薛仁越带着麾下的大量军队,通过检举揭发和上门认人的方法,足足揪出了一千多名违反军规的士兵。 这些士兵有一些是掳掠了民财,有一些是sao扰了民众,有一些发现了更严重的罪行。 其实这些士兵当时抢夺时还是十分高兴的,他们眼前完全忘记了加入了绛郡公麾下时,薛仁杲专还门派人给他们讲过的军规。 在他们看来,他们将要辛苦地为薛仁杲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按理说哪怕抢了一些东西,薛仁杲也不会对他们多做惩罚。 可是明显他们失算了,几乎所有违反了军纪的士兵和将领,都被抓了起来。 薛仁杲将下令将他们带到了城外的小河边一字排开,并邀请了城里面的百姓前来观礼,并决定将这些违法乱纪的士兵全部处以斩首之刑。 至于监斩官则是大将薛仁越。 这一次所抓到违反军规的士兵和将领,足足有一千二百人之多,大约只有十多名是原来隋军的士兵,剩下的全部都是刘元进投降的士兵。 当薛仁越带着麾下的行刑士兵来到江边,看了这些违反军规士兵的时候,心里也不能说没有一丝丝的波澜。 整个小河边都是求饶的声音,城里面的百姓和周围的百姓,把这行刑的小河边围的水泄不通。 他们听说绛郡公把这些sao扰地方的士兵全部抓起来了,今天就要在这里将他们全部处斩,也不由得感动得满眼的眼泪。 其实薛仁杲从刘元进的手里救下丰州的时候,丰州的百姓对于薛仁杲的印象是十分好的。 至于后来薛仁杲击败了刘元进之后,丰州的百姓也算得上是对隋军百般的拥护。 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些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绛郡公麾下的一些军队,尤其是新加入的刘元进投降骑兵,竟然无视军规开始sao扰地方,有不少的百姓都遭了殃。 百姓们深受其害,对于薛仁杲的印象也从原来的仰慕感恩,慢慢的变成了漠视,再变得有些反感。 至于那些苦主更是恨隋军入骨,这显然是对薛仁杲将来统治丰州十分不利的,是薛仁杲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何况薛仁杲在所有贼军投降士兵加入他麾下的时候,已经跟他们讲明了规矩,如今他们却违反了自己给他们定下的规矩,那就是自寻死路,怨不得谁。 大将薛仁越带着麾下的士兵就位之后,突然这一些违法军队的士兵当中,有一人突然冲破了旁边监斩士兵的束缚,竟然被他直接冲到了大将薛仁越的面前。 大将薛仁越一看,这人竟然还是个隋军的郎将,更是他们当年从西凉带回来的那一批人之一,是跟随他们最久的那一批人了,想不到他也犯了规矩。 这名郎将跪在了大将薛仁越的面前,痛哭流涕寒喊道:“二爷,这次的事情是小的错了,小的没长心,违反了大郎定下的规矩,小的不求其他,只求你饶的小了一条性命,那怕你罚我回去做个小兵都可以,我日后必定会为大郎继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大将薛仁越听到了最后眯了眯眼。 薛仁杲在家中排行薛仁杲,按理说郎将应该叫他大爷。 最早跟随他们的士兵都叫他二爷,因为薛仁杲在家中也是排行薛仁杲,自然就成了大爷,他成了二爷。 这名郎将之所以这样喊他,也是为了提醒他往日的情谊,想在他麾下求得一条性命。 可是薛仁越虽然对这名郎将稍有不忍,但是心里的决定却没有丝毫的改变。 这时当他轻轻抬起头的时候,发现所有人都看着他,就等他下决定了。 他厌恶地一脚踹开面前的郎将,大声喊道:“你们都是瞎子吗?还不把他拉回去。” 身边的亲兵们一涌而上,将那名犯罪的郎将又硬生生地拉了回去,完全不顾他的哀嚎。 事到如今,他面对死亡是如此的恐惧。 他又何曾想到过,他抢夺民财,烧杀抢掠时,何曾想到过那些苦主,当时也是这样求他们的。 薛仁越把手里的令牌,往前面的草地一扔,大声喊道:“时辰已到,立刻行刑!” 一千多刽子手将手中的横刀飞快地劈下,一千多颗脑袋直接掉到了草地上。 鲜血聚集起来,流到了低洼的地方,竟然流成了一个小血潭。 周围的百姓们看到了这一幕,纷纷欢呼了起来,大声喊着:“绛郡公仁德!” 这一时候,他们心里才更加的肯定了,绛郡公才是他们的明主,无论在何时,绛郡公都值得信赖的。 这个欢呼的声音甚至传到了雁门城内,传到了薛仁杲和麾下文武官员的耳朵里。 绛郡公薛仁杲手指轻轻地扣着面前的案桌,感慨地说道:“民不可欺啊!” 此时武将群里突然跑出来两个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薛仁杲大声喊道:“郡公,我们错了,我们回去一定会约束士兵,以后绝对不敢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绛郡公薛仁杲看着这两名贼军的投降将领,眯了眯眼睛。 他相信一千多个人头也足够给他们提个醒了。 “这一次,本公给你们一个机会,给你们留下了一条性命,以后再出现这样的事情,别说麾下的士兵了,你们两个也可以去刎脖子了。” “不过,这一次你们死罪可免,活罢难逃,这场军议结束了之后,你们下去领五十军棍。” 两名将领听到这话,如蒙大赦,其实他们此时背后早已经被汗水打湿了,就害怕培绛郡公怒之下,也直接将他们给宰了。 这些被处死的士兵尸体,直接在河边找了个低洼的地方挖了个坑,就此掩埋。 百姓们鼓掌相庆,绛郡公的名声更加传遍了整个丰州地区。 其他一些还没有被绛郡公薛仁杲统治的郡县,百姓听说了这样的事情,也无不祈祷着自己能够加入到绛郡公的麾下,成为他治下的百姓。 投降的贼军士兵们再也不敢违反军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