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8章 桃源特区 (第1/2页)
张昊不想多作解释。 这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再说了老三也不一定感兴趣。 其实说到底,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因为气候异常,越来越冷的气候让联邦财政愈加地入不敷出,每年都有非常大的缺口,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面对如此困境,整个联邦从上到下都是人心思变,变革似乎成为了唯一的出路,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眼下唯一的分歧,是怎么变? 而且不同于以往,现如今经济规模日益萎靡,除非出现类似“可控核聚变”这样的划时代技术,否则那套做蛋糕和分蛋糕的理论,已经不太适合当下了。 取而代之的是:残酷的零和博弈。 即人们常说的赢者通吃。 也正是因为如此,不想站在失败一方的张昊,选择了激流勇退、明哲保身,毕竟以他如今的身份,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能获得一个体面的归宿。 至于钱财,钱财乃身外之物。 张国栋同样没有继续追问,他确实对政治不太感冒,于是低声问了一个所有人都很关心的问题: “爸,我能不能问下,下一任执政官是谁?我三姑有可能吗?” “怎么可能?你真当执政官是咱们家世袭的?”张昊没好气道,“目前,下一任执政官主要有三大人选。” “他们分别是欧罗巴大区主席亚历山大、联邦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周江宇,以及浙州州长曹晓强。至于最后花落谁家?就要看各方的博弈结果了。” “爸,怎么还有欧罗巴人?” 张国栋诧异道。 “亚历山大全名亚历山大·宋,是一名混血儿,他父亲是申城人,而且是在本土长大成人的,你可以把他看作咱们自己人。”张昊随口解释道。 张国栋顿时满脸不屑道:“欧罗巴人就知道耍小聪明,不用问也知道,这位亚历山大主席,肯定是他们推出来的代言人。爸,你们应该小心点。” “行了,不管谁上台,其实都是某一方派别或者势力的代言人,你爸我同样也不例外,这没什么好说的。” 张昊摆了摆手。 张国栋闻言,立马闭上了嘴巴。 张昊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这三人当中,亚历山大机会最小,剩下的两人当中,周江宇是激进的改革派,曹晓强是保守派,接下来联邦何去何从,就要看明年的选举结果了。” “爸,那您觉得谁的机会更大?” “不知道,你爸我虽然当了将近二十年的执政官,但直到今天,也没能掌握真正的实权,网上都说我是糊裱匠,其实不是我不想改革,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张昊自嘲道。 “爸,您做的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没有您的社会化抚养政策,按照当下的结婚率,生育率估计早跌穿地板了。” 张国栋连忙安慰道。 张昊苦笑一声:“也就这点政绩能拿得出手了,你夏爷爷生前专门评价过我,认为我的性格不够果决,前怕狼后怕虎,不太适合当一名合格的政客。” “爸……” 张昊摆摆手:“行了,不用再说了,正好今天有机会,我有一件事想告诉你,听完后你自己拿主意。” “什么事啊?爸?” 张国栋倍感好奇。 “你有没有听说过\"超级避难所计划\"?”张昊随口询问道。 张国栋点点头:“听说过,网上有很多小道消息,据说官方在某座大山里挖了一个巨大山洞,能够容纳几十万人生活,是不是真的?” “假的。”张昊直接否定道。 “啊?网上传得有鼻子有眼的,有人还拍到过十几公里长的车队,这总不能是空xue来风吧?”张国栋表示怀疑。 张昊拿起水杯喝了一口茶,随即揭开了谜底:“超级避难所是真的,但并不在山洞里,而是在地下。 另外,它所容纳的人口也不是区区几十万人,而是上千万人。” “上千万?怎么可能?那得多大的工程量啊?”张国栋难以置信道。 “没你想得那么夸张,其实这处超级避难所,占足了地利的便宜。” 张昊摇了摇头,紧接着娓娓道来: “刚好在你出生的那年,桂州本地的矿产勘查院,在寻找煤矿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处庞大的地下空间。 最终经过详细勘探,此空间位于地下一百米和五百米之间,内部空间高达1.5万平方公里,简直就是奇迹。” “1.5万平方公里?有两个惠城那么大?”张国栋惊呼出声。 张昊点了点头:“溶洞内部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居住,真正能被利用起来的面积,大概只有五千平方公里。” “那也不少了啊!这么好的地方,能节省很多人力物力,确实可以作为天然的避难所。” “你说得没错,自从此处溶洞被发现后,中央很快制定了一项长达五十年的开发计划,并最终将其命名为桃源特区,地位等同于联邦首都。” “爸,桃源特区具体在哪?” 张国栋迫不及待道。 张昊没有隐瞒:“入口处就在百色城的东北方向,原澄碧河水库范围内,距离桂州首府绿城约有两百公里,交通还算方便,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央才下了大决心进行开发。” 说来也是运气,如果溶洞位于新藏等西北地区,即便想开发也没这个能力,物流成本太高了,得不偿失。 “爸,您告诉我这个,是……” 张国栋冷静下来,主动询问道。 “经过三十年的建设,桃源特区已经基本成型了,我准备退休后,带着你奶奶他们直接搬进桃源特区。 你这边可以好好考虑一下,要不要跟着一起搬进去,如果愿意过去,趁着我还没退下来,可以帮你弄个名额。” 张昊开门见山道。 “爸,你们为什么要搬到地下去生活啊?就算您退休了,咱们还可以回惠城老家的?”张国栋疑惑道。 “你爸我又不傻,之所以愿意搬去桃源特区,主要是那边环境更好,也更适合老年人生活,特别是像你奶奶这样的,如果还想多活几年,越早搬过去越好。”张昊耐心解释道。 “有这么夸张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