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术皇帝_第681章 剑魔!(800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1章 剑魔!(8000) (第2/5页)

敌的速度和时间。

    要尽可能减少扭曲树精的数量!

    所以,城墙上架设的火炮,都必须对准能够被杀死的扭曲树精进行开火。

    城墙上的各种魔法武器,也正是在清理这些扭曲树精周围的扭曲怪物。

    确保它们不能获得足够多的养分,用于恢复状态。

    扭曲树精的恢复能力虽强,却早就已经被海湾领的试探,找出了上限。

    配合牙牙以及两头牙牙1号的绞杀,解决它们并不是什么难事。

    海湾领非常有针对性的战术成功了!

    邪影灵们紧张的看着一棵棵扭曲树精倒下。

    它们全力控制大型扭曲怪物,对被剩下的扭曲树精发动支援。

    邪影灵们的决策相的当正确。

    皮糙rou厚的扭曲树精,在大型扭曲怪物的护卫中,硬生生突破了海湾领的各种防御,甚至跨过了岩浆河,凶狠地撞上了城墙。

    它们高举着狰狞扭曲的大手,“轰隆”拍打在厚实的城墙上。

    城墙一阵晃动,海湾领士兵的脚步都显得有些踉跄。

    好在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立刻适应了扭曲树精带来的震荡。

    在加上海湾领城墙的地基打的相当扎实。

    又有钢筋搭配魔法水泥混凝土浇筑。

    还有各种魔法阵的加固。

    硬生生扛住了扭曲树精的第1波进攻。

    不过,扭曲树精身高达35点的强悍力量,还是给厚实坚固的城墙,拍出了一道道裂痕。

    海湾领的工作人员,立刻对城墙进行检测,发现其最多还能坚持半个小时。

    不过,海湾领的反击很快就来了。

    嗖!嗖!嗖!

    几只巨大的弩箭从后方飞来,凶狠地扎在扭曲树精的身上。

    巨大的冲击力,让弩箭在扭曲树精的树皮上开了两个大洞。

    喷涌的墨绿色汁液,从狰狞扭曲的凹槽中流淌出来。

    带着致命毒素的猎龙弩箭,持续不断的对扭曲树精放“血”。

    吃痛的扭曲树精吼叫连连,不断的挥舞着大手,疯狂撞击着城墙。

    碎小的石块跌落下去,翻卷的烟尘从缝隙中弥漫出来。

    受到干扰的扭曲树精,没能将全部的杀伤力落在城墙上。

    指挥作战的吉帆,冷冷的注视着体型庞大的扭曲树精。

    他终于明白了,明明龙战士的战斗力已经相当强悍,领主大人还在为他们筹备和改进雷霆魔法装甲的原因。

    对付如此庞大的强悍敌人!

    龙战士们也需要更强的作战载具,来发挥出他们的战斗力和战斗经验。

    吉帆并没有让龙战士出动,他们造成的破坏,无法对恢复力极强的扭曲树精带来致命的威胁。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防守部队,会继续放任扭曲树精攻击。

    轰隆隆!

    伴随着一连串火光和烟尘的浮现。

    咆哮不止的扭曲树精身上,忽然出现了10多个墨绿色的豁口,赫然是被硬生生砸出来的大洞。

    “-20!”

    “-15!”

    “-18!”

    “-13!”

    “-9!”

    “-11!”

    带着腐蚀性的墨绿色汁液,混合着扭曲树精的残肢碎片不断飞舞。

    这头生命力强悍的怪物,发出惨烈的吼叫。

    攻击得手的海湾领士兵们,并没有去看杀伤效果,而是快速对更宽更厚的矮人火炮进行装填。

    魔法金属虽然相当强悍,却并不是万能的。

    马修在研究各类特种金属的时候,发现相当一部分魔法金属的下限虽然相当高。

    可海湾领对于它们的处理和制造加工,还处在一个比较原始的状态。

    就连在海湾领工作的矮人工匠和一部分炼金大师,都缺乏这方面的改造和加工经验。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是因为稀有金属的价值很高,本身的性能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能够利用稀有金属进行制造,对于这些制造大师来说,就已经非常的过瘾了。

    更不用说他们还能利用法术的手段,对本就强悍的稀有金属进行强化。

    这也就意味着,强度已经远远达到需求的情况下,完全没必要对昂贵的稀有金属,进行研究方面的浪费。

    没有需求,就意味着没有提升!

    所以加强过后的矮人火炮,更多是材料上的堆加。

    不过,海湾领的各大研究所,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情况。

    得到了马修的认可和支持后,正加紧对这方面进行研究。

    除了强化过后的矮人火炮,对于弹头的改造,才是能取得如此杀伤效果的关键原因。

    发射出去的并不是能二次爆炸的爆破弹,反而是重新开始装填的实心弹头。

    海湾领已经对这种实心的弹头,进行了全新的改造。

    更坚固的特殊材质,更符合飞行的尖头造型,更快的出膛速度,更精准的旋转改进。

    对于弹头的改造,掀起了海湾领各大研究所的新一轮改造热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