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巡视渔场 (第1/2页)
吴咏只在山阴县的太守府住了一晚,便乘坐马车赶往鄮县。 这会儿鄮县被大量海塘和江涂侵占着,后世大半的陆地还不见踪迹,所以为了方便出行,一行人便乘船去往舟山渔场。 其实这时还没有舟山一说。 春秋时,舟山属越,称“甬东”,又喻称“海中洲”。 也是吴咏为了方便,随口一说。没想到伏牛山的那些寨民便占据几座岛屿,以舟山为名。 “贵客说的舟山,等闲人还真不知晓!”船夫是一位老者,很是健谈,一边撑船,一边同吴咏闲聊。 吴咏笑着问道:“老丈,这是为何?” “不瞒贵人,这舟山之名,以前从未有人听说过。今年开春的时候,突然有一群人占据海中洲的几座岛屿,改名舟山岛。自此开始煮盐捕鱼,生活下来。” “哦,竟还有此事,官府的人没说什么吗?”吴咏继续打探道。 老者不屑道:“都是些海上的无人之地,官府管他做甚!他们巴不得有人居住,还能借此收些税呢。” 接着,他又惊叹道:“还别说,这些人真是手段通天,他们不仅在海中洲生活下来,还发现了一处渔场。借此制成的咸鱼干,不仅在会稽郡引起巨大凡响,就连吴郡的商贾也经常到鄮县贩卖。” 这时岑晟插言道:“就没有人找他们麻烦吗?” 老者看了他一眼,叹息道:“怎么没有!不过都被他们一一解 决了。” 说完,他看看四周,小声道:“据说胡玉几次三番带领海盗想去劫掠他们,都损失惨重,折了不少人手进去。” 吴咏笑笑,没说什么。他心里自然清楚原因,因为这是他从中牵线的。 在伏牛山的寨民到达舟山,发现渔场后。吴咏就跟洛阳的五姓侯府商议对策。 他们在听说舟山那个地方可以制作无穷无尽的咸鱼干后,立即决定派遣精壮的私兵精卒去支援。 这才有了后来的海盗,数次铩羽而归的情况。 这时的海盗还没有后世那样泛滥,他们吓唬吓唬普通百姓还行,对上真正经过训练的士卒,只有被碾压的份。 说话间,船只已经来到所谓的舟山岛。 “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还没等船靠近,岛上就传来质问声。 吴咏听到喊声,感觉有些熟悉,等一看那人的面容,顿时笑着喊道:“朱旺,是我!” “啊!吴咏,你怎么来了。”朱旺惊呼一声,随即吩咐道:“快放行,让他们进来。” 此时岛上人头攒动,看起来热闹非凡。 吴咏示意鄢展给了老者一把铜钱后,便带着成昭等人上了岛,与朱旺会合。 两人见面,自然都十分高兴。在得知吴咏只是过来看看,朱旺虽有些失望,还是将吴咏领去见了岛上的负责人鲜于策和李擎。 鲜于策原是伏牛山十二寨主之一,因为有些武力,便带领寨民来到舟山岛执行吴咏的计划。 李擎乃是 五姓家族李氏子弟,武力和才学都是有的,才被指派到这里。 他们听到吴咏来了,立刻丢下各自手中的工作,过来拜见。 等他们来到会客厅,此时吴咏身边已经围满了人。 如今岛上的居民,不禁有伏牛山的寨民,也有许多五姓家族的子弟。就是复望里也来了不少人。 这些人都是因为咸鱼干有巨大的利润,才来此拼搏一下,以便改善家里的生活。 他们听到吴咏来到此地,便不约而同聚集过来,想与吴咏攀谈一二。 “吴咏,你不在洛阳陪天子读书,怎么来这里了?” “是啊,吴咏你来这里,怎么不提前通知我们一声。” “哈哈,吴咏你既然来了,一会咱们下海比赛游泳可好?” …… 众人七嘴八舌的问话,让吴咏被他们吵的一个头二个大。 就在他不知怎么回答时,李擎出现了,只见他大声喊道: “都聚在这里做什么?活都干完了吗?日落之前没干完,可是要扣工钱的。” 话音刚落,人群立刻散开,吴咏这才松了口气,与两人见礼。 李擎听到吴咏的来意后,便笑道:“既如此,我就带你在岛上四处转转。” “那就多谢伯父了!”吴咏拜谢道。 李擎摆摆手,“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再说要不是你的主意,这舟山岛可没有如今热闹的景象。” 说罢,李擎便与鲜于策一起领着吴咏四人来到港口处。 此时正有数十条渔船靠岸,一筐筐 的渔获不断被卸下船。 吴咏一看,好家伙,都是大黄鱼,而且,还都是一尺以上的大鱼,这一条最少也有两三斤重,搁在后世能卖到天价! 大概半个时辰过去,船上所有的渔获都被卸下来,渔船又开始出发捕鱼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