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汉末,种田起家_第242章 除国灭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2章 除国灭家 (第2/2页)

又迅速按照各自职位,分别在大殿两侧寻了一个坐榻,安坐下来。

    刘宏不等众人开口,便当先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召开大朝会,是关于渤海王刘悝谋反一事。”

    说着,他又叹息道:“昨天朕收到渤海国的消息,言渤海王畏罪自杀了!”

    接着,他扫了一眼百官,严肃问道:“诸卿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百官之中,除了少数几位消息灵通者,其余人都是面面相觑。

    他们怎么都想不通,案件还在调查,朝廷的懿旨没下达,渤海王就先一步自尽了。

    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想到这里,百官们表情各异。

    有恨铁不成钢,有幸灾乐祸,也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不过谁都知道,渤海王这次的事情大条了,恐怕永无翻身之日。

    这时,谁也没想到王甫会第一个站出来,弯腰行礼,不卑不亢道:“臣王甫,参见陛下。”

    咦?

    倒是有不少大臣很惊讶,今天的王甫好像有些不同了。

    他以前都是作为一个宦者,伺候在天子身边。今日突然穿上官服,倒是让人有点不适应。

    “平身吧。”刘宏心里跟个明镜似的,王甫这是为自己办事,自然不会让他难堪。

    “陛下,渤海王刘悝如此大逆不道,当严惩才是。

    如今他虽然畏罪自杀,但其家人不能免罪,理应严惩不贷……”

    他话还没说完,少府卿刘合站出来,反驳道:“八议制的规定,宗室亲贵有罪要先请,渤海王一事岂可拿到朝堂审议。”

    王甫没说话,而是朝百官之中,看了一眼。

    司徒许栩立刻出列道:“少府卿此言差矣,渤海王已经畏罪自杀,八议制的规定并不适合这种情况。何况谋反乃是大罪,百官皆有参议的权利。”

    面对许栩,刘合也是哑口无言。同时心中暗自气恼,这许栩身为司徒,竟然替宦官王甫说话。

    他朝百官中看了一眼,心中大为着急。

    太尉李咸和司空宗俱因为年事已高,这段时间经常卧病在床,连这样的大朝会也没来参加。

    再这样下去,渤海王谋反的罪行一旦坐实,将会是对宗室的一个致命打击。

    王甫看了一眼刘合,随即冷笑道:“刘合,你身为少府卿,不能只为宗室考虑,还应该多为陛下考虑才是。”

    “那渤海王刘悝早在先帝在世时,已有不轨之心,被人弹劾意图谋反,当时先帝不忍心诛杀他,仅仅将他贬为廮陶王。”

    “但是这人一点不知悔改,当初陛下登基时,民间就流传着渤海王刘悝不满先帝没有传位给自己,想去抢夺征陛下进京的诏书,实属大逆不道,理应当诛。”

    “这次他谋反的事情泄露,想要自杀免罪,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天子仁慈

    ,不予追究,可是这满朝公卿答应吗?若是诸王都学渤海王,这天下岂不要乱起来!”

    王甫说的大义凛然,其实他内心早就对渤海王恨之入骨。

    百官们之中,有些人也对渤海王报以同情。

    但看到少府卿刘合开口都无济于事,他们更不敢多言了。

    太尉李咸和司空宗俱不在,他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其他几位九卿身上。

    于是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太常卿唐珍开口了。

    “陛下,臣觉得常侍大人说得对,应该严惩渤海王的家人,以儆效尤!”

    唐珍被罢免之前被罢免廷尉一职,但不要忘记他是中常侍唐衡的弟弟。

    唐衡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们都属于宦官一系。

    现在十常侍得天子宠信,他也自然在朝堂上如鱼得水,这不,才被免官没多久,就升任了太常卿。

    还有那司徒许栩,他乃是颍川郾县人,与唐珍乃是同县之人,两人可谓是沆瀣一气。

    有了唐珍带头,其他附庸宦官的官员们,立即出声道:“请陛下严惩渤海王的家人,以儆效尤!”

    “准奏!”

    刘宏摆摆手,算是给这件事一锤定音。

    末了,他还忍不住将目光放在王甫身上,脑海中充满了疑惑。

    王甫他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居然能让朝堂上这么多官员开口支持,这可让心中有些警惕。

    “好了,退朝吧!”

    刘宏觉得自己应该好好消化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

    很快,尚书台就拟定圣旨,并且昭

    告天下。

    “渤海王刘悝畏罪自杀,罪无可赦,命有司收押其家人,依汉律处置,不得徇私。渤海国傅、相以下,辅导王不忠,皆当伏诛。即日起,废除渤海国,改立渤海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