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明末_第三百一十七章:南国(7K)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七章:南国(7K) (第3/4页)

实活动不便,但是山道接战很多时候战场只能容得下数人挪移,武备越好不是越有优势吗?”

    九边常用重甲,而南国这边确实如同马玉瑛所言基本都用轻甲。

    不用重甲的原因,陈望原来有了解过一些,南方不用重甲,一般来说是气候的问题,夏天的湿热会让穿戴重甲的军兵苦不堪言,而潮湿的气候,会导致重甲保养困难,不便于长期保存。

    但是论起实际作战,陈望还是感觉重甲要强于轻甲,哪怕是在山地。

    因为当初在巩昌府攻三山营,还有勤王之役青山关,以及围剿常国安,都是依靠的重甲建功,才能摧营破寨。

    “只考虑作战,不考虑保养的问题之外的问题,重甲为什么比轻甲不占优势?”

    “总镇知晓保养等问题,证明总镇对于我等南方也有一定的了解,”

    马玉瑛点了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

    “总镇说的是其中的优点,重甲厚甲在这方面确实有极大的优势。”

    “如果是要立时破营,摧营破寨,用重甲确实是更为容易。”

    青山关大捷被广为宣传,马玉瑛怎么会不知晓。

    “在地势低缓的山岭地区,重甲确实可以优于轻甲,但是地势险要的地方,重甲的优势相较于轻甲其实并不大。”

    “从山上、要道滚下来的滚木和擂石,重甲挡不住。”

    无论是直接砸中,还是将其砸落山崖,都能够害了人的性命。

    “穿戴重甲活动不便,不仅提供不了多少防护,面对滚木擂石就是想躲也来不及,如果穿的是轻甲,好歹还能有反应的时间。”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体力的问题。”

    “要是只打一两个时辰,肯定是要穿重甲,就像总镇在青山关一样。”

    “但是我们在南边,打仗肯定不是一两个时辰的事情,爬山要比平地累的多,要是穿的重甲,不用敌兵来打,就先累垮了。”

    马玉瑛解释的极为全面,陈望带兵打仗多年,又有后世的学识,轻易便理解了两者之间的优劣。

    之前之所以会疑惑,也是因为历次战役的经验,导致暂时陷入了误区。

    “言之有理。”

    “山地作战确实和平原作战的方式确实和相去甚远。”

    很多东西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陈望目光移动,看着在山道之上健步如飞的一众土兵,笑道。

    “你们用的短弓,优点是射速快、但缺点是能射的距离不远,威力也不够大,这在平原是缺点,但是在山地却是优点。”

    “敌人大多身穿轻甲或则无甲,短弓的威力足够,山道曲折,对于弓箭的射程要求不高,很多时候距离极近,这个时候谁快谁便更占优势。”

    “果然名下无虚士,总镇能够赢取青山关之捷,也属当然。”

    马玉瑛的脸上也浮现出些许的笑容,不过笑容稍纵即逝。

    明时但凡只要是男人都会蓄胡须,最初的时候陈望还疑惑为什么马玉瑛没有蓄须,以为是石柱宣慰司的什么风俗。

    后面,也是有些猜测。

    就在前不久的时候,陈望才从马远山的口中得知了内情。

    在石柱等地的毕兹卡宣慰司,原先便有不少的女将统兵的例子,也有女性的峒主和头人。

    秦良玉当初就和其父马千乘一起领兵上阵。

    秦良玉的儿媳张凤仪也同样领兵为将,官至参将。

    崇祯六年的时候,张凤仪因为孤军作战,在侯家庄全军覆没。

    在秦良玉统领石柱,接任宣慰使后,女将的比例也因此更多了一些。

    在石柱等土司序列之中,夫妻、兄妹、姐弟为将统领的情况很多。

    马远山和马玉瑛便是兄妹的关系,是马氏的旁支,宗族在地方颇有势力,所以两人才能作为游击。

    从崇祯八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年多的时间,今年过后,陈望自己也将到三十岁的年纪了。

    这个年纪还未娶妻在明朝时期已经算是很晚了,不过对于明朝的营兵来说,又属于正常,尤其是明末时期的营兵。

    因为时局的动荡,他们不得不一直跟随着军队四处转战,根本没有办法安宁下来,娶妻生子很多时候只是奢望。

    不同于流寇可以携家带口,明军可不能携带家眷,就是左良玉在前中期的时候,家眷也是留在后方。

    直到后续发展壮大之后,割据一方,左良玉才带家眷入军。

    这个时节,大部分不断进剿营镇,只有把总等以上的中高级军官才有能力娶妻安养,而且他们也同样是聚少离多。

    原身之前一直没有娶妻的原因,主要也是因为一直转战的原因。

    后面陈望没有娶妻的原因,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一直转战,没有多少的空闲。

    这四年以来,真正空闲的也就只有在汉中卫任同知的那一段时间,是真正算得上安稳的时间。

    明末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安稳其实是真正的奢望,明军很多的将校就是因为来往奔波,疲于奔命以致于兵败身死。

    在汉中卫时,陈望确实知道要快些娶妻,他很清楚作为领导者,有子嗣和没有子嗣的区别和影响有多么的大。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陈望也不能随便娶妻。

    在汉中府时,不少的人确实想招他为婿,虽说明朝文贵武轻。

    但是那个时候陈望刚刚擒斩闯王高迎祥,风头正盛,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