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风起1998_第二百三十三章 家常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 家常饭 (第1/2页)

    第233章家常饭

    张有路回来后立即投入商铺的事情,他要在两本养生书出来之前把事情搞定。

    《不生病》和《病自愈》这两本书,在杨舒力眼中不属于养生书,是想有别于大众习惯认识,祛除一些先入为主的东西,但人家仍然会把这两本书看作是养生书。

    格局更开放,是广义的养生,而不是传统养生,乃至中医养生。

    祁燕燕为这两本书找到三名撰写人员,其侄病自愈》一书只有一名撰写人员,是一位研二生,他对这个选题很感兴趣,也找到一些国外相关资料。

    他坚持要一个人撰写本书,这样才能保证质量,时间上也不拖后腿,而且提出一个要求,希望不是拿固定稿酬,而是计版税。

    如果按照8%的比例给他付版税,肯定比1万元高得多,杨舒力对这两本书寄望较高,当然不同意他这个要求。

    选题是杨舒力定的,这才是根本,你不过是请来的撰写人员,才知道这个选题。想赚这钱,那你自己去出一本书啊,钱都是你的。

    杨舒力觉得这人胃口有点大,想放弃这人,让祁燕燕另找,但祁燕燕建议他和这人谈一下再作决定。

    两人在杨舒力办公室谈了一个多时,杨舒力判断他并不是一个偏激之人,只是想趁这个机会多赚一点,提出这个要求也没什么,大家可以讨价还价嘛。

    他的大纲符合杨舒力的要求,前期工作的确比较细致,杨舒力觉得换人不一定妥当,于是给他提出一个条件,如果这本书销售超过8万本,奖励他5千元。就这样。

    一本十多万字的书,赚到1万5千元,作为一个还在学习的学生,如果还不满足的话,那就到别处去吧。

    成交。

    杨舒力也在考虑请高水平撰写人员的问题,如果是专家学者进行合作,可以采取支付版税的方式,但应该是其他项目,这种概念书没必要。

    有个性的、水平高的撰写人员一个人写完全书,质量更有保证,风格更统一,报酬方面可以适当提高。

    3月26日,星期一,下午4点,接到曹宁妤短信,问他晚饭准备吃什么,他回答没想好。

    这段时间,杨舒力很少自己在家里做饭,还是觉得麻烦零,提不起做饭炒材兴趣,偶尔做个蔬菜饼,更多时候是买饺子回家吃,或者到外面餐馆吃。

    “到我家吃吧,我炒几个菜,把游泳用具带过来。”曹宁妤又发来短信。

    “好。”

    原本今是游泳的日子,一起吃饭,一起出发去游泳馆,挺好。

    上次陪她到沙河郊游,这次也算是回报吧。

    杨舒力觉得不好空手去,自己也应该准备一道菜,于是打的去买了半斤红油兔丁,一来一回车费都已超过兔丁的价格。

    下午5点40分,杨舒力一手拎着装着游泳用具的袋子,一手拎着红油兔丁,在时代南岸门口等到了回家的曹宁妤。

    曹宁妤她知道那家红油兔丁,她的同事有喜欢吃这个的,她倒没有尝过。

    曹宁妤做了三菜一汤,是中午过来买的材料,青椒rou丝,藕片,儿菜头,能在锦城吃到家常菜,杨舒力很是满足。

    她出了工作单位,是在河对面的一个事业单位,杨舒力知道这个单位。

    从单位走到住处不到半时,置换房子前,下班回家可能要花1个多时。

    这种情况下,杨舒力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不愿意读大学,觉得市场上存在商机,就开了一个图书公司,就在旁边顺和苑的套房里,是个只有几饶公司。

    曹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