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风起1998_第二百七十二章 送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 送表 (第1/2页)

    第272章送表

    1962年开始,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始进行实验,以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预测儿童在实验中的表现和日后生活幸福与成功的相关性。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研究者请孩子们做出一个选择:立刻得到一个奖励比如一块,或者独自等待20分钟后得到一个更大的奖励比如两块。

    出乎意料的是,学龄前儿童在等待时的表现——如何延迟满足,或是即刻满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的生活。

    在四五岁时等待时间越长的孩子,得分越高,在青年时期自我价值感也更高,实现自己的目标时更有效率,面对挫折与压力时也更加应对自如。

    这个理论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如果出一本介绍这种理论的书,没什么意思,很可能在市场上受冷落。

    杨舒力这本书当然是有些干货的。

    心理学家认为,为了获得未来的收益而延迟当下满足的能力是可以学习的。人们可以利用已知的认知策略对这项技能进行修正和加强,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和教育。

    本书提供了对学龄前儿童延迟满足的测量手段和教育方法,这在国内是首次出现。

    资料方面,因为国内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最新的资料都是涂艺收集到的,用qq传给杨舒力,再转给董禾珊进行翻译。

    虽然是一个众研究,但是在国内很有现实意义,国内的教育方法中,延迟满足没有引起重视,普遍的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尤其是那些父母忙于工作,孩子交给老一辈照看的家庭,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几乎没有耽搁。

    这本书的工作相对简单,杨舒力的意思是用这本书过渡到9月份凉下来,学生们到校,再做难度大一点,工作量大的书。

    任务布置下去后,杨舒力也要轻松一下,回到凌江,参加薛琪的生日宴会。

    8月17日,生日宴会在凌江市一家酒楼包间进行,菜上桌之前,秦华玉把薛琪叫到一边,给了一个500元的红包作为生日礼物。

    杨升元则送了他一只西铁城光动能电波手表,为了不和秦华玉撞车,秦华玉这没有戴表。

    杨舒力因为送了一部诺基亚8250给薛琪,这是空着手来的。

    薛琪捧着手表盒子,惊呆了,他,才听别人有这种永远不换电池的手表,还不相信,没想到马上就有了。

    听到“马上就颖,杨舒力不由笑笑,薛琪的延迟满足教育做得很不好,因为生得比较晚,薛远江是有点溺爱的,时候也是要什么给什么。

    这导致薛琪的思维总是比较简单,缺乏深度。

    见薛琪手上一直拿着那部8250,杨舒力问他:“你一到晚都拿着手机吗?”

    “我习惯了,哥,7路车的偷已经盯上我这部手机了,我就看他偷得去不!”薛琪斩钉截铁地道。

    “平时打电话多不?”杨舒力问道。

    “多,我同学和我妈经常给我打,我打出去……要少些。”薛琪道。

    杨舒力知道,虽然今年话费降了不少,但神州行的拨出话费还是有点高,而接听是免费的。

    吃饭时,大家都感慨,薛琪职校读两年,明年这时候就工作了。17岁参加工作也有好处,工龄比较长。

    工龄?这是秦华玉那代人看重的东西,在21世纪还有多大用处?

    又提到杨舒力,居然比薛琪晚一年参加工作,工龄要少一年。

    薛远江,舒力起点高,以后出来工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