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_第392章鬼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2章鬼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第2/2页)

的。

    但是清军没得选,别看宁海军徒了通州城,可是京津一带的形势越来越危急,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尽快击退宁海军军对东安地区的攻势!

    而宁海军没有立即攻陷京城清军的防线,其实在程世杰的考虑中,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宁海军全军在换装,也需要训练,可是训练场上的训练再好,远不如在战场上直接以战代练。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让那些投降满清的士绅亲自品尝一下他们自己选的主子,是多么的残忍和混账。

    综合起来看,清军已经是颓势尽显,在各个战场都是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当初挟大破明军北伐军团的余威呼啸入关的锐气早已消散殆尽,留下的只是惊恐和迷茫而已。

    也许直到现在,皇太极才意识到区区十几万清军,再加上十几万吃里扒外的关宁军,想要吞下整个大明是何等的不现实,他这是在玩火。

    可惜为时已晚,现在就算他想收手都不可能了,不用满下的明军,宁海军是不会放过他的,无法可想之下,他也只能拼命搜罗兵力,在八达岭一线与雷时声军团继续纠缠,在东安方向寸步不让跟宁海军陈大勇部殊死厮杀。

    同时向真定府一线派出尽可能多的步骑军,试图打通与山西的联系,勉力支撑,同时接连向山西方向派出信使,希望能够得到多尔衮的回应。

    他坚信胜利是属于他的,北直隶太大了,明军没这个能力一口吞下这么大的地盘,八旗军在他的指挥下正大量消耗着明军的实力,清军固然筋疲力尽,明军也不好受,只要多尔衮军团能够越过宣府杀入中原,形势立即就会逆转!

    只是,多尔衮和他的军团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还不来?

    清军迷茫、恐惧,不知所措,而协助清军窃取了这半边江山的大明文臣集团则是肝胆俱裂,他们甚至都不敢去了解战况了,生怕又听到什么坏消息,他们所承受的打击实在太多了!

    在杀人和诛心这两方面,程世杰选择了诛心。

    作为远离战争漩涡辽东,受到战争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发展极好,大量的军需物资消耗在了战场上,从罐头、被褥、鞋袜、包括车辆、武器装备,药品、各种物资都是生产多少消耗多少。

    因为这里远离战争,所以想逃避战争的人都纷纷涌向辽东,这些饶到来,又刺激了辽东的消费市场,让辽东的市场更加繁荣。

    码头上人山人海,来的都是前来辽东避难的人,当然,船票可不算便宜,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抵达辽东的人,大都是有点身家的人。要不然就是有点技术,辽东对于技术工程是免费提供船票的。对外走的大都是货船,每艘船上装载着满满当当的货物。

    辽东的人口更多了,他们大多是从外地迁过来的,属于仍处于白手起家阶段的苦逼一族,淳朴而善良,对给他们饭吃,给他们地种的程世杰这个监国摄政王万分感激。

    老百姓当然希望那些有能力的、善待百姓的官员能够步步高升,越来越强大,为自己提供更好的保护,谋取更多利益。

    津,大沽口。

    这里是京津门户,海陆门户,战略价值再怎么高估也不为过。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便在津筑城设卫,在大沽口筑墩设炮,巩固海防,大沽口从此成为京津防线的重要堡垒。

    宁海军占领津以后,对这个桥头堡也极为重视,在这里驻扎了六千五百精兵,部署三几门重炮,其实以宁海军海军的实力,完全不需要这么做,可是对于宁海军对海防却不敢有半点松懈。

    驻守在津的宁海军将士是原太原总兵谢志良的儿子谢上逵,虽然宁海军有驻军,可是津却在战争中繁华起来。

    因为战争,也因使得淤积在京畿民间的财富以惊饶速度流向津,换回急需的粮食、布匹、被褥、钢铁、药品等战略物资,数以百万计的白银和难以计数的流民的涌入津,为津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强劲的动力,现在的津不管是工业还是商业都是遍地开花,其发展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原本津只有不到十万百姓,现在已经正式超过京城,拥有一百多万人口,要知道这可是明末的一百多万人口。

    因为来到津,可以拥有活路。

    位于城外的一个施粥棚前,很多衣不蔽体的人正在那里排成长队,而几名衙役正抬来大捅杂粮饭和青菜,大家挨个上前去领。菜肴并不丰盛,不过油水足,大家吃得挺香。

    虽然程世杰想用消耗战术耗尽清军的所有力量,宁海军的新编六个旅,也就是以大顺军为老底子成立的新军,他们却不这么想,他们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在真定府方向,他们急于表现,根本就不给清军任何喘息的机会,正定、获鹿、井陉、平山、藁城、行唐、灵寿、元氏、赞皇、无极、栾城、新乐、晋州……

    一座座城市插上了宁海军的战旗,一道道防线被宁海军那铺盖地的炮火粉碎。没有理由怀疑满洲八旗的战斗力,即便是有宁海军和雄军,他们的战斗力也能稳居东亚前三名。

    同样没有理由怀疑满洲武士的勇敢和顽强,他们真的是连吃奶的劲都用上了。

    然而,差距实在太大了,面对装备和战术都领先自己整整一代的对手,他们再怎样顽强,也只能是被粉碎而已。

    清军绝望地发现,平坦辽阔的华北大平原再也不是骑兵的堂了,面对那密似芦苇的长枪组成的方阵,所向无敌的满洲铁骑举步维艰,无数个枪炮射出的子弹交织成一片炽热的死线,清军骑兵还没有冲到宁海军面前,就已经被成片割倒。

    就算冲到宁海军面前也冲不过去,密密麻麻的长枪刺刀组成一道冰冷的死线,让战马望而生畏,而乌鸦似的成群飞来的子弹和火幕一般的弹雨令试图从方阵之间的间隙穿过,寻找破绽的骑兵死伤累累。

    宁海军放弃了一切战术,完全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对攻,完全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拼人命,清军却完全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一败再败!

    清军也不是没有试图打破这个僵局,可惜,清军始终是缺一点运气,貌似只要是对上程世杰或者是程世杰的,幸运女神就会离清军而去,鬼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