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第二层计划 (第1/2页)
,封神:我在商朝当昏君 至于李公公为何知道他这一路不会安生,帝辛也有所猜测。 从明面上看,裕王乃是皇子王爷,而李公公纵然在皇帝身边伺候,却也只是一个太监。 自古主仆的身份就是不对等的。 在所有人看来,裕王的身份要比李公公高了很多。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但这指的只是一般情况下。 而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眼下这种情况。 李公公虽然只是一个太监,但却是出来替皇帝宣旨的太监。 刺杀宣旨太监,其罪等同于弑君。 此时他代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而是皇帝的颜面。 如果说,刺杀裕王只会让皇帝震怒,会派出三司全力调查;那么刺杀宣旨太监,打了皇帝的颜面之后,震怒的就不止是皇帝了。 君辱臣死。 皇帝被打脸,整个朝廷上下都被震动。 是的,即便是皇帝的颜面,也要比皇子王爷来说重要。 因为只有保证了皇帝的颜面,才能保证皇帝的权威不会打折扣。 在这种家天下的封建王朝之中,如果皇帝的权威受到影响,会出大事的,甚至有人借机喊出“陈胜兴吴广王”之类的口号,意图颠覆大离都有可能。 因此,只要有人敢动宣旨太监,不论动手的是哪个山沟里的小蟊贼,亦或者某位大人物,届时不论藏得多深,都一定会被找出来。 因此,如果打算对帝辛动手的人中,真的有他猜测的那个人参与的话,绝对会想办法将李公公调走的。 很简单,在刺杀帝辛的过程中,一定免不了厮杀。 而一旦动起手来,那么想要控制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届时如果李公公出现了意外,那就真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想要争夺皇位的人,首先要保证的就是皇位的权威性。 当然了,既然猜到了这一点,帝辛也可以死皮赖脸地拉着李公公一同上路。 玩政治,不寒碜。 但帝辛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 刺杀宣旨太监,等同于弑君。 多次替皇帝宣旨的李公公,显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他若是真的有心要保帝辛,什么都不用说,只要第二天和帝辛一同上路,就可以保证某些人的手段大部分使不出来了。 但很显然,李公公并不想参与到这些皇室的“家事”之中。 身为老皇帝的传旨太监,他是不能够站队和表态的。 如果是平时也就罢了,但在涉及到下一任皇位的这种关键时刻,哪怕有一些人会使用盘外招,他也不能用自己的身份去帮忙。 当然,这些事后他都会事无巨细地告诉皇帝就是了。 而李公公其实也并非什么都没有做。 他虽然不会站队任何一位皇子王爷,但对于这种盘外招很明显也是有些看不惯的。 因此才隐晦地提醒了一下。 否则的话,仅仅是不与帝辛同行,李公公有的是办法,又何必要这么明晃晃地说出来呢! 他不可能不知道,帝辛能够从他的话中听出异常。 当然要是真的听不出来,这种蠢货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