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四章 又是一例全国首例? (第1/2页)
方乐刚刚挂了褚建林的电话,牛宝华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方医生,13号床的肝源找到了。” “昨天那位肝衰竭的患儿?”方乐问道。 “是的,方医生。” 牛宝华回了一句,然后道:“不过现在有点麻烦。” “怎么了?” 方乐问道:“是供体那边不同意?” “不是,这一次的供体是一位死囚,自愿捐献,但是供体除了和13床的患儿匹配之外还和协和医院的一位患者匹配。” 牛宝华道:“现在等于是一颗肝脏,两位患者......” “协和医院?” 方乐愣了一下,心说这么巧吗? “方医生,现在怎么办?” 牛宝华道:“一颗肝脏,没办法协调啊,我个人其实偏向于救患儿的,但是在医生眼中,患者一视同仁,协和那边可能也不会同意,哪怕是医院同意了,患者家属也不会同意。” 得知协和那边也有患者能匹配上,牛宝华就有点头大了。 这种情况还是牛宝华第一次遇到。 肝移植手术本就是空白区,之前国内自己能做肝移植手术的专家都没有,就更别提这种情况了,第一次遇到,大家都没经验。 “是协和是吧?” 方乐问道:“死囚是在哪儿执行?” “在沪上。” 牛宝华急忙道。 这也是牛宝华愿意争取的原因之一。 供体就在沪上,他们沪上医院最方便,风险也会相对小很多,如果是协和,那就要进行冷冻空运。 “行,我打电话问问褚主任,如果是同一供体,我尽量协商让褚主任送患者前来沪上,到时候一起做这个手术。” 方乐道。 “一起?” 牛宝华一愣,惊讶的问:“方医生,一颗肝脏,两个人用?” 方乐回道:“对,一肝两吃,不是,一肝两用,采用劈离式,具体的还要针对患者的情况来看。” “劈裂式?” 牛宝华沉默了两秒,惊声道:“方医生,国内首例劈裂式肝移植?” “目前看来,确实是首例。”方乐道。 “行,我知道了,那方医生您先和褚建林沟通。” 牛宝华激动的挂了电话,有点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 又是全国首例。 劈离式肝移植手术,是将一个人的肝脏分为两部分成为两个具有独立功能的抑制物,分别移植给两个受体。 牛宝华最初之所以没想到这一点,或者说没想过这一点,是因为劈离式肝移植手术的难度要更大。 全球首例劈离式肝移植手术到现在也才过了六年的时间,手术难度大,会的人相当少。 在活体肝移植手术成功之前,肝脏供体的最大来源途径就是尸体,可以说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死囚。 只不过死囚因为生活环境问题,健康群体本就少,感染多,再加上国内又是必须采取自愿制,这就导致供体更少。 所以自从首例肝移植手术之后,全球顶尖的专家都在想办法尽可能的利用供体救治更多的患者,而劈离式肝移植手术正是对肝脏的一种尽可能的利用的术式。 说起来很简单。 甚至一些了解肝移植手术的人下意识就会认为,分成两份嘛。 毕竟活体肝移植也只是切除供体一部分肝脏而已,那么尸体肝移植,一个肝脏分成两份还不简单? 然而在实际的cao作中,劈离式肝移植的难度要更大。 首先,劈离式肝移植肯定是尸体肝移植,活体肝移植在保留供体所需的基础下,基本上是很难再保证两位受体的。 而尸体肝移植比起活体肝移植,因为亲体的概率小,排斥大,而且取出肝脏之后大都有一个保存和运输的过程。 同时还要对肝脏进行分离,计算受体所需的肝脏...... 手术的难度要比活体肝移植手术的难度更大。 牛宝华得知供体还和协和一位患者匹配之后,之所以发愁,正是因为没考虑过劈离式。 没想到他打过去电话,方乐竟然直接给了他这么一个答案。 劈离式? 国内首例劈离式肝移植? 又是一例全国首例。 一时间牛主任的心情就别提了。 在办公桌前面坐了几分钟,牛宝华又忍不住给方乐打了电话过去。 “牛主任,还有事?” 方乐正打算给褚建林打电话呢,就接到了牛宝华的电话。 “方医生,您确定能做劈离式?” 牛宝华用难以置信的口吻问道。 “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方乐想了想,慎重的回答道。 牛宝华:“......” “那行,那您先联系褚建林。” 牛宝华张了张嘴,实在不知道该问什么。 以方乐国内肝移植第一人的身份,牛宝华自问还真没资格去质疑什么。 协和医院。 褚建林正在和患者家属谈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