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丑事被爆 (第1/2页)
由徐亦山和陈彦琳带头,各种或有名,或无名的作家、评论家、思想家、哲学家等等跳了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的支持徐亦山的看法,认为叶予是在控诉社会力量对个体的压迫,有的则支持陈彦琳的看法,认为叶予超脱于此,是在进行人类自由意志的探索。 甚至,还有一部分人提出,审判是对“审判”本身的审判。 《叶予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论社会强权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论人类的自由意志》 《笔能杀人,舆论力量的影响力》 《历史上那些死于社会力量下的希望》 《由《审判》看我国法治问题》 《罪感与自我存在之间的关系》 …… 唯一相同的便是,他们认为《审判》是表现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叶予绝不可能是一个会月考作弊的人,要求有关部门介入调查作弊门的真相。 整个文坛有份量的人都站出来要求有关部门介入调查,那还了得? 再加上那沸腾的民意。 次日,中央立即就此事召开了紧急会议。 因一次月考作弊事件而惊动中央,叶予大概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审判》连载第四天,都市报销量暴增一倍。 “老板,来份都市报。”一个背着书包的孩子一边从钱包里抽出张五元纸币,一边说道。 “不好意思,都市报卖完了。”报刊亭老板一脸苦笑,这已经是他今天第241次这么说了。 “什么?!”孩子拿钱的动作顿时一滞,“没有都市报,你开什么报刊亭啊?!” 闻言,报刊亭老板只得解释道:“前段日子很多读者都说狂生叶予的新小说太垃圾了,都市报销量大减,我今天就进得少了。” 孩子顿时一撇嘴,道:“那些人懂个屁!像《审判》这种表演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他们当然看不懂咯!没文化,真可怕。下次记得多进点都市报啊!” 说完,将钱包放进书包里,臭屁地一转身,背着书包走了。 老板在后面顿时抹了把汗——孩子,是表现主义,不是表演主义。 …… “老板,来份都市报。” “不好意思,都市报卖完了。”看着面前的青年,报刊亭老板第242次说道。 “我晕,怎么又没了?!我都跑了三个报刊亭了!”青年懊恼道。 老板再次解释道:“是这样的,前段日子很多读者都说狂生叶予的新小说太垃圾,都市报销量大减,我今天就进得少了。” 青年撇撇嘴:“太垃圾?没看到徐老、陈教授等人都力捧《审判》吗?!那些人自己看不懂就瞎说!下次记得多进点都市报啊!” 目送着青年离开,老板叹息一声,转头向旁边正看着《审判》的老友问道:“老李啊,你是大学教授,懂的道理多。你说说,为什么这么多人来买都市报?他们中绝大多数应该都看不懂吧!我也正是考虑到这点,才进得少了。结果……唉。” 老李抬头,笑了笑,道:“正因为看不懂,所以要买。” …… 《审判》连载第五天,《审判》完结,都市报销量再涨六成。 文坛因为《审判》争论得更凶了,甚至,除了徐亦山和陈彦琳外,国内文坛三巨头中的另一位,已经封笔8年的刘化封也站了出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而这仅仅是文坛的,还有各种网络名人,著名评论家,哲学家等等,都在媒体上争论个不停。 一时间,网友们都纷纷高呼:“狂生叶予的一篇《审判》炸出了好多大大。” 同是这一天,话题愈演愈烈,开始从《审判》广泛地延伸到各种社会问题,比如,公检法机关执法问题,教师队伍基本素养问题,如何限制政府权力的问题,新闻媒体规范化问题,等等。 可以说,从叶予的一篇《审判》出发,整个社会形成了一场大讨论。 …… “嘿,云浩啊,你说这公检法机关,近几年来是不是执法太不谨慎了?好像经常有冤假错案。什么?你不清楚?你都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吗?唉,算了,当我没说。” …… “唉,现在这年头,媒体实在太嚣张了,想黑谁就黑谁,都没什么有力的法规限制他们。” “咦?!同学,你也这样认为吗?来来来,咱们好好探讨下。首先,你看,在叶予的《审判》里,有这么一句话……” …… “我跟你说,咱们校长就是个人渣,近几年来经常威胁女学生。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