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世界之劫,定州一统 (第2/2页)
,再度拱手致敬,这位的意思很明显,祂支持自己统一天下,抵抗大劫。 “龙王远见,令在下佩服,且看,且看……” 得知天上隐秘,以及劫气由来之后,周柏陪着宁江龙王继续喝了几杯茶,聊了聊天后,就告辞离开。 真支持还是只是现在口头支持,还得看后面如何行事。 …… 内情知晓,对未来格局有了判断和布局,周柏心中迷惘尽去。 吞并世界的大劫又如何,只要他能成就人道真龙,建立无上运朝,亦可挑肩度过。 只是西方白帝一死,恐怕其留在人间的布局,将会引发不小的动静。 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黄帝,五方天帝按照方位归属,其实也是有说法在里面的。 如白帝根基最深,布局最多的地域,一般就是在西方,在中原地区主要便是西蜀。 自己马上统一定州,接下来就是图谋北境,而西蜀联结北境,恐怕会有影响。 当然,自己首先要统一定州,压服附近诸侯,铸鼎称公。 至同治三年十二月五日,兴运郡除国都外的所有区域,全数被平,兴运城完全断绝外界联系,成为孤城一座。 这期间,为清洗与吕家联系紧密的豪强,夏军倒确实耗费不少力气。 根基再深,定西立国也才两年,在普通百姓心中还没形成吕家正统的概念。 只有当地的一些豪强势力,和吕家利益交换太多,反抗抵触情绪难以根除。 所以不用大夏的屠刀割一遍,地方难以安定,后续夏国官员又哪能宣传新政。 十二月六日,真正隔绝兴运城的第二天,周柏下令开始强攻。 那一颗颗豪强家主、以及戍守在外军将的人头,极大震动了守军坚守决心,此时正为人心动荡之际。 同治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南边传来消息,娄晋鹏与李定国成功会师,一连歼灭数支“勤王”军。 所谓的勤王军,就是定西伯吕定远在代州,胡乱许下封爵赏官之承诺,招来的一些地方军。
有的是土豪,有的是地方官,他们聚来的一些孱弱兵马,如何挡得住夏军。 不过吕定的本意就是如此,能拖多久拖多久。 至于封爵封官,敕书也是真给,什么平河郡守,某某男爵子爵,封地划分大方的很。 反正已经属于夏地了,纯属“无本”买卖。 这些土豪匪贼真就是傻?不过是在小地方坐井观天,被突然砸来的名利气运砸晕了头。 乱世当下,谁敢说我不是能称孤道寡之人,你周柏的出身都能行,他们不能行? 等定西伯率军北返,收复失地,自己就能割据一方,光宗耀祖,享尽荣华富贵。 只是最终教他们做人的,还是残酷无情的现实,诸多伪官伪爵爷,被送至兴运城前处死。 死得不冤,很多人只看到了史书上的成功者,却没有看到成功者脚下,堆满累累尸骨。 最后一批勤王军被扫除,兴运城内人心日渐浮躁,这些天的伤亡可谓是触目惊心。 到现在没有督战队逼着,已经没有人愿意上城头,谁不知道现在上去九死一生。 局势太紧,都尉吕重也不得不亲临一线,不过他的到来确实激发了不少守军的战斗意志。 吕重甚至亲自擂鼓,激荡守城士卒们的血性,一波来自大夏守备军的蚁附攻城被勉强挡下。 可紧接着,一块块石弹便呼啸而至,将新立起的简易箭楼砸得稀巴烂。 战鼓擂得再勤,也盖不住士卒们的惊恐呼喊。 不过这倒也就罢了,在城头守军都在匆忙躲避时,一个忠心胆大的卫士发现了城下不对劲。 “大夏禁军!前军右营的番号,快让武军上来!” “快,快,火油准备,把他们的云梯烧掉!” 有将校立马呼喊下令,这是吕定强势崛起的一大兵家利器,哪怕是夏军攻城也发挥了不小的成效。 不同于动物植物油脂所提炼,这些火油来自定西地下。 要不是开采困难,存量不多,吕定恐怕还会纠结一二,到底要不要轻易放弃。 管你兵卒练没练武,素质多强,终究是怕火烧。 “滚石快砸啊!” “不,他们太快了,救我……” 突然的一波变奏,在石弹覆盖之下,大夏禁军居然发起攻城作战,这在之前是从来没有的。 火油来不及烧毁云梯,诸多床弩、蜂窝箭等守城器械,都没发挥效果,短短片刻便进入短兵相接。 这批登城之人,轻功的身手实在太好,哪怕周柏观战也默默颔首。 武道发展在军中,需要改变,不需要你们全能,有的可以突出分工。 东城恰好有吕重在,武卒带得较多,一番不惜代价的血拼后,倒是堪堪守住。 可这次攻城变奏,是周远和一众参谋早已设计好的,攻就四面齐攻,不分主次。 兵力如此充裕,什么围三阙一,不需要。 一天一夜的血战,定西军丢下无数尸体,不得已退守内城。 兴运城升格为伯国都城后,就经历了多次扩建,形成内外两城的格局。 其实伯宫建好,还有一座宫城,只是对于城防来说,不提也罢。 外城最坚固,现在一个月不到就丢了,后面肯定是没法守。 十二月二十一日,永泉郡城被夏军攻占,吕定完全缩回代州,重兵布防宜山。 翌日,吕定宣布改国号为代北,定都宜川城。 消息传到兴运郡,定西的人心彻底崩塌,摇摇欲坠。 十二月二十五日,内城守军发动叛乱,诸部响应。 二十六日,内城城门大开,守将郑助以国相翁康安、都尉吕重的两颗人头为礼,向夏军请降。 周柏自是欣然接收,下令大军入主兴运城,随即传檄定西。 在同治三年的尾声,定州终是一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