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晋国风云_第70节 杜蒉罚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节 杜蒉罚酒 (第1/2页)

    其实,晋平公一开始也算是一个有作为的晋国国君。

    首先,父亲晋悼公给他留下了大笔政治遗产,使晋国在春秋争霸事业中完全压制了楚国,一枝独秀,成为当时春秋江湖最强大的诸侯。

    再者,有贤相赵武执政。赵武执政下的晋国,出现了人才大量涌入晋国后的晋国贤臣群现象。而且,赵武作为中军元帅,处处为人表率,晋国政通人和。

    但赵武去世后,晋国开始走下坡路了。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国君晋平公开始大搞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行下效,晋国风气开始败坏。

    二是卿大夫们开始自谋利益,贪腐成风。整个晋国,目光不再长远,而是着眼于眼前利益,诸侯盟主威望不断降低。

    国家开始走下坡路的任何国君,往往身边便会有小人。

    所谓小人,相对于君子而言,总体上讲就是自己根本没什么治国理政的真才实学,一切都是以国君之喜好来行事。

    这种小人,春秋史料有一个专用名词:嬖人。

    当然,嬖人本意是指国君所信任的人,是一个中性词。楚庄王时期便有一个叫伍参的嬖人,但那是一个有能耐的嬖人,为楚国的崛起贡献良多。

    相信晋平公身边也是有嬖人的,史料只记载了一个叫嬖叔的宠臣,不过这应该不是他的原名。

    由于嬖叔一直帮助晋平公出谋划策,使晋平公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越演越烈,所以不少晋国贤大夫很看不惯他。

    但晋平公却很欣赏他,甚至有一次对嬖叔道:“寡人有意提拔你为卿大夫。”

    晋平公看来是发昏了,晋国的卿大夫,竞争要有多激烈便有多激烈。你嬖叔除非刀枪不入,否则一没根基二没本事,单凭国君的宠幸便进入卿级班子,那是自找死路。

    但晋平公貌似还真当成了一回事。

    公元前533年,晋国下军佐智盈在代表晋国出使齐国途中不幸病逝。

    这对智氏家族来讲,绝对是一场灾难。想当年,智盈爷爷荀罃担任中军元帅,荀罃之子却不幸早亡,这对荀罃以及智氏家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荀罃去世后,其智氏家族的卿大夫位置暂时由小宗的程郑代任。

    当时程郑对自己担任这个卿大夫是担心加害怕,甚至想方设法要退出卿级班子。

    直到公元前548年,荀罃之孙智盈成年,智氏家族终于又进了卿级班子,智盈担任了晋国下军佐。

    但没想到,智盈又是英年早逝!智盈卒后,其子智跞年仅15岁,实在是没有入卿的资格。这对智氏家族的打击是巨大的。

    但对晋平公来讲,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排挤智氏家族提拔嬖叔的机会。

    晋平公认为,你智跞一小屁孩,不用考虑入卿问题了,借此理由,自己完全可以将自己的宠臣给提拔进卿级班子。

    经晋平公一番明着暗着cao作,看来,嬖叔担任下军佐貌似要进入人事流程了。

    当时,刚病逝的智盈停棺新绛,还未下葬。

    按理,晋平公作为国君,自己的卿大夫去世了,根据礼制,国君不需要亲自吊唁。但这个时候,死守着周礼会有好果子吃么?

    卿大夫卒了,无论如何也该去吊个唁。你晋平公不去吊唁也就算了,至少不违周礼,但你也不能乱来啊?

    但晋平公就乱来了,因为智盈停棺待葬时,晋平公又在嬖叔的张罗下,在宫内喝酒享乐。这就严重违反了周礼,更令智氏家族非常不满。

    当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