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王室大乱(3) (第2/2页)
后都各自有强大的势力在支持。当时郑国、晋国、卫国、秦国等国支持的是周平王,以虢国为首的一些诸侯则支持周携王。 现在呢,以晋国为首的一些诸侯支持周敬王,以楚国、郑国为首的一些诸侯则在支持王子朝。 王子朝虽然刚刚被晋军击败,但他的实力尚存。这不,晋国军队一撤,王子朝便率军向洛邑发起了猛攻。 洛邑根本无法抗衡,新任天子周敬王只能仓皇出逃,至洛邑王城东边的下都躲了起来。 晋国气极,本想立即出兵攻打洛邑。但天下舆论貌似有些不利,毕竟周景王明确表示要立王子朝为太子,而且周景王是在田猎中被弑杀。 如果晋国直接攻打洛邑,可能一时得不到大多数诸侯的支持。而且洛邑城高墙坚,易守难攻,晋国犯得着玩命么? 更要命的是,晋国名将、上军帅中行吴居然在这个时候不幸病于军中! 晋国这十年来,几乎凡是带兵打仗的事,都是中行吴在担任前线总指挥。此时晋军突丧这员帅才,晋国内部必然作六卿人事调整。稍有不慎,还可能立即引发内部权力斗争。 但兵还是要出的,先保护住天子再说吧。于是,晋国再次出兵,兵围郊邑。
郊邑,正是周敬王落脚之处。所谓兵围郊邑,其实是出兵保护郊邑,使王子朝不能继续进攻周敬王,这也算是帮助周敬王暂时在那里站稳了脚跟。 王子朝因为晋军干涉,不敢乘胜追击并彻底消灭周敬王。于是,王子朝在一帮周王朝旧臣的拥立下,王子朝就在洛邑称王。 由于郊邑在洛邑东边,所以历史上称周敬王为东王,称王子朝为西王。 好笑不?同在洛邑城,周天子同时有两个。这里必须要说是,王子朝是虽是庶长子,但他是先王周景王曾经钦定的接班人,在朝中自然拥有大批的支持者。 必须要讲一个人,即大名鼎鼎的老子先生,就是那位著《道德经》的老子,当时相当于周王朝掌管典籍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应该便是一位坚定的拥护王子朝的人。 王子朝不但在朝中拥有大把的支持者,在列国诸侯中也有着广泛的支持,如郑国、齐国、楚国等重要诸侯。 郑国就认为王子朝才是真命天子,你王子猛算什么? 齐国呢?齐景公的想法更直接,只要是晋国支持的,他就反对! 因为齐景公谋划着他伟大的齐国复兴,他不但需要展示齐国的实力,尤其是强大的军事实力,更要收服中原诸侯,从而一举与晋国抗衡。 真替周文王周武王这样的大周王朝明主感到遗憾,现在的大周王朝真不是东西,王室都衰落成那个鸟样了,在春秋江湖各诸侯面前半点威信都没有,但内部争斗起来却一个比一个牛。 就这样,今天,东王打西王,明天,西王攻东王。洛邑一个弹丸之地,两个王就这样死磕着,洛邑以及周边各城邑的民众纷纷逃离家园。 本来,晋国应该履行其中原诸侯联盟盟主的职责,发兵立即打击西王。但这个时期,无论是中原诸侯还是晋国内部都非常混乱。 所以,无论是晋国还是其他诸侯根本没有精力腾出手来干涉,或者说,有的诸侯根本就是盼望着王室大乱,盼望着天下大乱。 就这样,自公元前519年起,春秋时期的大周王朝,迎来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