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撅着屁股刨土的唐苏凡 (第2/2页)
> 但确实是自己亲侄子的师父啊,尤其当初唐苏凡所言,如今能够改变这一点的就只有唐苏凡。 说白了唐苏凡关系半个长孙家的未来,只因唐苏凡和李承乾的师徒之份。 于杜如晦房玄龄来说,也算跟这小子忘年交,其眼光卓越的论策,才高绝顶的学识,光是从一个老辈看后辈的眼光都是喜欢的紧。 更没有野心,深得陛下圣心,无论哪一点,深交绝对不亏。 李世民自然也知道,所以有事儿没事儿去唐苏凡哪儿的时候把这几个老骨头带上。 一来分担一点那小子嘴炮的火力,二来于情于理对这小子有利无害,更能将来直接作用在太子身上,何乐而不为。 可谓各有各的心思。 也得亏唐苏凡现在不进朝堂,如果去了,这几个老头儿绝对是这小子的头盾。 “走,我们去看看……” 李世民的目光有些深沉,作为一个帝王,面前的这一切无论是天意还是人情,都算是他身为天下之帝的失职。 当今如何处理好这些难民最为重要。 于是,君臣几人,穿着隐藏身份的常服,仅仅跟了一个身材精壮,眸光绷紧的李君羡,从四角山西边穿越过去。
向着四角山石炭工坊的方向而去…… 一路上,君臣几人彻底没了话…… 身居庙堂之高,虽然也知道那人间疾苦,但真正感同身受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番滋味。 自古以来,朝代更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土地兼并严重,下层的老百姓别说吃饱饭,就连一天吃一顿饭都不能保证。 而每遇到灾荒年,如果朝廷的赈灾不够及时,引发社会动荡是必然结果。 现在关中已经连续干旱数月,朝廷去江南征调的粮食最快也得还要一个月才能运到。 更别说还有大雪封路,水路结冰的情况…… 在这期间关中各州县已经向朝廷连上了数十道奏折请求朝廷赈灾,哪怕之前的收粮,纳粮,抢……咳咳,征粮闹了不小的动静。 但论整个大唐之需,还是不够。 本来想只能先保证长安的百姓,至于其他地方,基本上只能朝廷勉强帮助再让各地自己想办法。 可如今,世家这一手,只能说是草菅人命也不为过! 一时间流民齐聚长安!内外难保! 李世民直接cao刀子领着玄甲军五姓七望几大家挨着挨个儿的灭九族的心思都有了! 世家不除,我李世民难安! 李世民正虎目精光,神色肃穆的一路有着…… “东家,哪儿!唐公子在哪儿!” 得亏李君羡眼尖,发现了远处的唐苏凡。 李世民循这李君羡指着的方向望去,嘴角一抽。 往那边不远,正巧能看见一个长得十分俊郎的小郎,虽然一身衣袍今日里穿得并不出众。 但那一身的气质也是斐然,不是唐苏凡那小子又是何人? 只不过这小子,现在正撅着个屁股,脑袋东瞟西对,时不时往地上埋,仿佛在找方向高度方向位置。 还拿着一个小铁铲,正带着几个人一起撅着屁股………趴在地上,刨土呢…… 并且嘴里看样子还在骂骂咧咧的,这让了解这小子的几人知道,显然不是什么好话…… 这直接让李世民君臣几人面色一黑,嘴角一抽。 这狗东西——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