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OR3-EPXB:朗 (第2/3页)
拜访他——正是此前和麦克尼尔、伯顿等人多次交战的明海俊。 “你似乎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呢。”见到当时只顾着大吃大喝的伯顿后,明海俊语带讥讽地嘲笑着对方。 “我没犯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合法的,最多有道德上的污点。”被关了一个多星期的伯顿终于得到了大快朵颐的机会,他向来把满足自身的欲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哎呀,你也来吃一点吧,这生沙拉做得不错。” “南方的同胞说,你们属于一个国际犯罪组织。”明海俊皮笑rou不笑地注视着伯顿脸上的笑容逐渐凝固了,“这件事目前还处于保密阶段。他们没有对外发布通缉令,只打算以内部交易的形式把你们抓出来。连委员长本人都觉得很难办……” 从那一刻开始,伯顿明白他没有办法安稳地在朝鲜躲藏下去,哪怕是自愿充当囚犯也不行。接下来的几天中,他又陆续接触到了一些对他而言有些新鲜的词汇,比如即将成立的【高丽联邦】——据说这个设想是委员长的爷爷最先提出来的。明海俊对伯顿解释说,早在双方刚停火的时候,金京荣就已经隐晦地向委员长暗示要用这种办法将由于人为因素而对峙长达七十多年的两国重新合并为一个国家。 这似乎是专业人士和不讲逻辑的疯子互相合作才能想出来的办法。既然双方之间的仇恨原本随着战争的爆发而逐渐升温,并且在停火后也没有降温的趋势,只要把同战争有关的罪责一股脑地扔给死人和罪人,再制造出一个需要为战争负全责的犯罪组织作为靶子,公民们的怒火说不定就会转移目标。在朝鲜,被定义为战争策划者的是已死的崔英植、李泰瀚等人,他们还必须为暗杀金斗源次帅等一系列罪行而负责;而在南方的韩国,金京荣得到了一个把他的敌人送上审判席的绝佳时机。 大概在7月左右,长期被切断和外界的网络连接以至于变得有些焦躁的伯顿等来了明海俊的又一轮探视。 “委员长和金京荣总统在讨论怎么处理难民问题,他们直到现在也没有达成一致。”这一次明海俊带了两瓶啤酒,把其中一瓶递给伯顿,自己直接掀开了瓶盖,仰头便痛饮起来,“……有一种说法是,我们这里也会为难民统一安排工作。” “等等,你们那里怎么会有难民?”伯顿疑惑不解,“我是说,咱们都知道东亚地区的难民是从哪里来的,你们……呃,你看哪,韩国人需要接收的难民大部分都是从帝国逃出来的共和派或是走投无路的贫民。他们不可能去找你们的,谁叫你们比他们还穷——” 见到明海俊那几乎能杀人的目光后,伯顿吓得立刻明智地闭上了嘴。他在别人的地盘上生活,总归不能顶撞自己的恩人。朝鲜人没有把他交给正在到处搜捕他的韩国人,那就证明彼得·伯顿这个人对朝鲜人而言仍然有用。 “帝国爆发内战了。”明海俊言简意赅地说道,“新一轮难民潮要到了,这下子就算金京荣把他演讲的本事全都用出来,也没法阻止南边的同胞因难民大规模涌入而产生担忧和不满了。不过,委员长可没那么软弱,就算将来我们要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分担压力,也得把你们送去做能体现出价值的工作才行。嘿,现在制造业不景气,你们要是去南方当了工人,日子可不好过。” 那时,一些流言已经在关押伯顿的军事设施中传播开来。毫无疑问,即便代表着强硬派的崔英植等人已经在战争前后全部身亡,若是让朝军当中的将领知道他们的委员长打算和南方的【傀儡】合作建立一个联邦——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轻而易举地在韩国击溃了全部竞争者并正式成为总统的金京荣并不是什么软弱无能的草包——那似乎等同于举手投降并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和他们对峙了几十年的敌人。议论不仅出现在那些能够被伯顿看到的新闻中,也出现在看守他的士兵们之间。 金京荣的报复行为也因此而被伯顿逐渐了解。策划兵变并导致金京荣的战友梁振万议员等人死亡的前陆军参谋总长殷熙正大将被判处22年有期徒刑,若是他有机会出狱,届时该是八旬老者了;在兵变发生时被吓得不省人事且被殷熙正大将以重病为由监禁的李璟惠虽然根本没参加兵变,却因为失去了其诸多盟友(这些人不是因为参加兵变而被逮捕就是见势不妙之下直接投靠了金京荣),同样被送上了法庭,她的刑期仅仅比殷熙正大将少了两年。 “罪名是什么?”2024年9月,明海俊来探望伯顿的时候,伯顿这才知道金京荣把如此之多的对手都送进了监狱。 “据说,李璟惠本人受贿,而且放纵亲信滥用权力……哦,还有那个什么【东莱物产】。”说到这里,明海俊罕见地扭曲了面孔,说不定他在海外流亡期间也知道这家企业背后的会长都做了些什么,“那姓辛的因为涉嫌行贿,也被抓进了监狱。虽然他只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却在入狱的第二个月就暴毙了。毫无疑问,金京荣想让他死。” “那企业呢?” “……他的儿子也被抓走了,现在企业由金京荣委托的机构在管理。” “哎呀,日本人怎么没来救他呢?”伯顿幸灾乐祸,“这家伙也实在是天真,别人让他从日本回国,他居然真的就回来了……唉,金京荣对他是什么态度,难道他自己就不清楚吗?非要等到进了监狱又不明不白地死掉,才终于明白,自己竟然是被公民痛恨的那个人。” 不过,这些【敌人】所受到的折磨并不能让伯顿真正高兴起来。一方面,那个藏在韩国的幕后黑手仍然没有展示出全部的力量,伯顿必须小心谨慎地躲避着对方的眼线;另一方面,对所谓联邦问题的讨论让本就存在的冲突变得更为明显。尽管委员长仍然能够有效地控制大部分信息渠道,他不会料到有人竟然会在明知此时叛乱绝不可能成功的前提下仍然无知而莽撞地迈出了这一步。与此同时,被金京荣的报复吓得魂不附体的韩军军官们也相信这个曾经有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