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谁不想要功劳? (第2/2页)
,但广西兵想要功劳,九溪卫也想要功劳。 在城北,顾仕隆见证着因为湖广三卫的反叛、其余诸卫将领的红眼。他们有的担心朝廷下一步对湖广卫所清算带来的麻烦,有的想抓住这个建功的机会。 不管是哪一种,都需要功劳,或者避祸,或者往上爬。 而在城南,骆安已经想通了。 他对但昭年说道:“你叛而后降,将来最后的去处也就是在我锦衣卫。” 说罢看向了何全安:“伱做得已经足够了,接下来,就等他们建功,我们赶好这群羊便是。” 骆安在这一次平叛中虽然敢于冲到前线,但他也见识到了原本锦衣卫中藏着的龙、卧着的虎。 等这次回京之后,他准备激流勇退请辞了。 骆安清楚自己的斤两,锦衣卫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他恋栈不去堵着那么多龙虎的路,不利于皇帝继续掌控着这支强悍的力量。 每个人都是想往上爬的,王佐想,何全安想,严春生也一样想。 平叛啊,好大的功劳。人人都能得一点,陛下才有更多的忠臣。 现在,朱厚熜已经在接近淮安。 这是南直隶的地盘,就像在山东时一样,南直隶四品以上的绝大多数官员,已经奉命来到了淮安准备迎驾。 但南京守备郭勋和协同守备宋良臣不用来。 南京镇守太监张锦也不用来,他正在嘉定,在以工部尚书衔致仕的龚弘家里。 龚弘接了旨,跪在地上抬头看张锦。 现在,前任司礼监掌印代表的是皇帝。 旨意宣完,就是代皇帝问话。 “朕问你,在河道衙门三年多,你贪了多少?朕要清查天下水患水利,你为何急忙请辞了?” 龚弘已经七十四,须发皆白。 致仕三年来,他却越养越显得面色红润。 此时,他的脸色仍旧是红润的,并没有因为皇帝问话用词的严厉和这两个问题中蕴含的杀机而心慌、脸色惨白。 “臣惭愧,这两河,臣只能修成这样。”龚弘缓缓回答,“臣历任兖州知府、浙江右参政、湖广左布政、总理河道,官声如何,清廉与否,俱可查证。臣请致仕,只因已到古稀之年,老迈不宜任事。”
张锦是跟龚弘打过交道的,毕竟正德年间,他张锦就已经在司礼监办事,而龚弘是一方大员。 现在皇帝专门遣他问话,龚弘回答得一脸问心无愧。 “徽州知府是你在湖广取中的得意门生。宋良臣去了徽州,那人丁丝绢税,你龚弘写那封信,是因为朕杖毙了你那叩阙的孙子龚世美吗?” 龚弘仍旧一脸平静无波:“孩子狂悖,不明世事。陛下降雷霆之怒,那也是他咎由自取。楚知府向臣请教,臣也只是以一生为官所得,略陈己见罢了。” 张锦点了点头:“龚尚书的答话,咱家会具实禀告。” 龚弘默默地起身,接了旨意。 张锦说道:“这便请龚尚书启程去淮安吧,陛下自凤阳、泗州回淮安后,再行召问。” 龚弘看了看他带来的南京刑部郎中,将旨意交给儿子之后就对张锦说道:“张公公,请。” 他的儿子目露担忧,龚弘却坦然随着张锦出了门。 张锦一直看着他,而后边走边说:“龚尚书,山东都指挥使都在陛下面前供认了,每年孝敬河道衙门三千两银子。” 龚弘站在了张锦带来的马车前微微笑了笑:“张公公之忠心,我知道。我有罪无罪,有司自会查清,陛下也会明白。” 说罢拱手行了行礼,在老仆的搀扶下走上了马车的车厢。 马车在嘉定城穿街过巷往西而去,老百姓只知道秋霞圃的主人、嘉定城的这位大官又被请走了,猜测着莫非他要再度出仕? 但更有分量的人物们都知道来的是此前的司礼监掌印,一同来的还有南京刑部的人。 从成化年间到正德十六年,他没在致仕前做到实职尚书、未入台阁,但龚弘任官多方,门生故旧也许更多。 他不是从翰林院出身、一直在京里升官的清流。 他就像他任职过的河道总督一样,是一个浊得不能再浊的浊流。 岁月和一生阅历在龚弘脸上留下的,既有眼神里的看透世事,也有表情上的云淡风轻。 此时,朱厚熜刚刚抵达淮安府城。 淮安府位于黄河、淮河、运河的交汇之处,比临清的咽喉属性还要强。 在它的西北面,是几乎并行、在城西北清江浦汇合的黄河、运河。在东面,是汇入了黄河之水后流向大海的淮河。在西南侧,是紧邻泗州大明朱家祖陵的洪泽湖。 由于独特的地势,淮安城是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的。旧城、新城、夹城共同构成了坚牢高峻、易守难攻的淮安城。而在淮安府,则有淮安、大河两卫,还有大量的漕兵。 总督漕运部院在这里,漕军也以这里为中心。 此外,这里也有仅仅逊色于临清仓和徐州仓一点,每年起运一百五十万石来自江西、湖广、浙江等诸地粮食的淮安仓。 有大明最大、厂区绵延二十余里、管理着近万工匠牙役和商人的清江督造船厂。 自然也有淮安钞关。 但淮安的人口远没有临清城多。 因为城内住不下,而城外……时常会有水患。 朱厚熜没入城。 护驾大军驻扎于清江浦以南、隔河相望的捍淮堰旁。 旁边,就是浩如烟淼的洪泽湖。 隔湖相望,洪泽湖的西边,便是位于泗州城北的大明祖陵。 朱厚熜站在这捍淮堰上,李鐩在旁边讲解:“相传这捍淮堰乃是汉末广陵郡太守陈登所筑,堰长三十余里。昔年司马懿为灭吴,曾在此屯田蓄粮,这捍淮堰又不断固筑。” 他知道皇帝还关心着什么事,因此凝重地说道:“黄河夺淮入海多年,泥沙不断淤积,这洪泽湖已高悬,捍淮堰乃重中之重。此堰若失,淮扬不存,运河断决!” 朱厚熜点了点头:“谁也不敢拿这里开玩笑,朕知道。回去吧,蒋冕他们也到了。” 是的,尽管水患很多,但谁也不敢拿这里开玩笑。 因为不远处就是大明祖陵。 淹了大明祖陵,谁负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