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0章、享受政策的一年 (第2/3页)
br> 遍翻史册,其实官员当中真正守制和被夺情复用的,其实唐时大约是五五开。而宋后,尤其是理学兴盛后,被夺情也大多推辞,不守制者名声堪忧。 如今这第五件实事,虽说有“夺情”这个幌子,有追赠恩衔光宗耀祖了的借口,当真合适心安理得地以日易月之后继续做官吗? 这只怕是陛下对如今礼法的一个小试探。 他谓之“实事”,却忘了夫子是怎么骂宰予的吗? 这贺词的后面,还有五件实事。 从官府公文开始规范简字,让更多孩童更易识字读书:会不会有争论?民智尽开是好是坏,历来争议都不小。而且,这不是会让科考越来越难吗? 改进印刷技术,让书籍刊印成本降低:这自然是要和简字搭配,那个上一期里刊载出来的获封乡爵的工匠郑魁,那印刷机和新字模的技术,只怕民间一时半会掌握不了。 河道衙门勘绘黄河全图,陛下悬赏天下求问黄淮水患良策:这件事没得说,如果今年能完成这个阶段,将来真把黄淮水患控制住了,那是千古功德。 群牧监设牛骡所,于各地试行牛骡平价租卖,以应农时:这牛和骡马确实都能耕地,各有优劣。惠民事好,但只怕推行不易,大明还是太大了。 各地驿站改归通驿局后,通驿局将逐步接待能力、递送能力更强的驿传体系,送信、投宿、用车用船等逐渐对百姓开放:书信这么私密,需要书信来往的也大多是官绅。这通驿局莫非又是陛下的另一个眼线?若信件被拆看了,那怎么办?而普通百姓大多一生都不出县乡,也用不着什么投宿、车船。 想来想去,高尚贤觉得这通驿局将来只怕还是以做官绅生意为主。 也许还有商人? “前五件实事,今年力争办成;后五件实事,今年打好基础。值此新春佳节,朕也跟天下臣民道一句新年好。盼望到年底时,天下臣民也都能在心头道一句今年确实后,明年春节过得比今年更心喜。” 高尚贤看完了,微微张着嘴。 皇帝给天下人拜年,这还真是头一遭:因为这报纸,现在不仅各府县绝对每一期都要关注,哪怕是乡里老农,也都知道有了这么个玩意。识字的童生、有点身份的秀才,莫不以宣扬报上内容为乐。 所以老农们也会知道,陛下给他们拜过年…… “爹,您是怎么考虑的?”高拱眼睛明亮地问道,“夺情那件事?” 亲儿子和亲孙子并不是对过世两个月的老人家不孝顺,但他们毕竟也是亲父子,不必避讳一些话题。 高尚贤皱着眉:“你用心温习功课便是!” 他觉得这些事还轮不到儿子来考虑,况且他现在明显是想怂恿自己不丁忧了——以日易月的话,高尚贤已经满足条件。 但上行下效,将来老子百年后,你小子是不是也不准备给老子守孝? 高拱却一本正经地说道:“儿子治的礼经,夺情之事古已有之,陛下言之有理。况且,爹,儿子后面再考科,只怕新学尤为重要。爹您懂新学吗?” 高尚贤被问住了,无言以对。 高拱语带深意地说道:“中枢大改,京城官缺很多。京城,才是新学最易学好之地。” 高尚贤抬头叹气,看了看他爹的牌位。 您孙子确实不一般,府台过府时都说了,这家伙有望夺一夺乡试礼经魁首。 爹啊,儿子要不就为了您孙子,不要那劳什子名声? 谁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气象呢? 小小的高老庄村,在随后这几天之中也渐渐都知道了皇帝贺词里的内容。 高拱家顿时更加热闹起来,本就已经拜过年了,又有许多人再度登门。 这里面,既有同族乡绅富户,也有村中小农户推举了头领、凑了礼物而来。 乡里乡亲,高尚贤不可能在正月里将人拒之门外。 “贤公,咱高家如今以您老为尊,这次陛下定了心要在咱河南也行新法了,您是主心骨,可得帮咱们分说分说啊!” “是啊是啊,那官田发卖、乡贤推选,您在县里都说得上话。” “贤公,若是以日易月,您可以被夺情任用吧?老大人若得陛下钦赐恩衔,族谱都得改一改啊!眼看陛下天恩普降,贤公兴许再高升四品,那就穿朱袍了!” 高尚贤哭笑不得。 所谓十桩实事,他们关心的也就是其中三件,外加一件没在里面专门说的清丈田土。 他高尚贤的未来,自然也与高老庄村息息相关,谁让他中了进士呢? 高家祖上没出过大人物,他这个正五品就是“发家之人”。所幸眼下自己五个儿子,已经长成的两人,长子也中了举。次子虽不见有什么文才,但这三儿子高拱当真是未来可期。 高老庄上上下下,都盼着高尚贤“以身作则”、带领他们享受政策。 他叹了口气:“如今还只是陛下旨意,这官田如何发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