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人皇传(求全订,求月票) (第5/7页)
这些他们懂,张荣华自然也懂! 上了紫极大道,周围到处都是人皇卫,散发出来的精气神更强,煞气更加可怕,比一般的人皇卫还要精锐,修为都很高,人数很多。 从这里进去,直达紫极殿。 俩人停止谈话,该说的都已经说完,绷着脸,面无表情,向着紫极殿走去,这时张荣华故意落后一步,关上门他们是叔侄,在外面、尤其是现在的场合,要注意分寸,有些规矩不能逾越。 紫极殿,他还是第一次来,大气磅礴、彰显奢华,又不失威严厚重,虽然是一座宫殿,却散发着肃杀、沉重的气氛,让人心生畏惧,一共有三扇门,一扇正门,两扇侧门,左边侧门是文官的门,正二品以下,从这里进去,右边的侧门是武将的门,正二品以下,从这里进去,正门号称紫极门,正二品及以上官员走的门,或者经过夏皇特许,才能从这里进入。 边上有都察院的人盯着,有人行错,立马记录下来,马上让你知道什么叫规矩! 在紫极殿外面分开,张荣华现在是文官,货真价实的文官,就算是文官的那些人,也挑不出一点的毛病,学识丰富,能力过硬,走左边的侧门,没有人会跳出来职责,都察院的御史也不会弹劾。 左右两道侧门,以左为贵,可见文官在朝堂的地位。 裴才华走的是紫极门,他走的是左门,进入大殿,宫殿很大,他看的不是豪华、肃重、庄严和至高无上,第一眼的感觉,人真多! 诺大的宫殿,入眼望去,足有数百人,还是大几百,黑压压的一片,进入这里的最低都是从四品。 文官、武将、勋贵、皇室宗亲等。 裴才华刚才和他提过,站列也不是随便站的,以部门为队列站列,文武百官最前面的是三公,站列还在天机阁五位阁老的前面,地位崇高,位极人臣,其次是天机阁五位阁老。 剩下的排序,以纵队为首,中间的位置最好,部门权力越重,越是靠中间,其中以天机阁为首,根据官位大小,站的位置也不同,官位越高,站在前面,其次是天机阁的下属部门。 比如学士殿,归天机阁和礼部双重管辖,主事有两个选择,第一站在天机阁的队列,第二站在礼部的队列。 张荣华是裴才华的人,自然而然的站在礼部的队列,不过却是最后一个,后面便是紫极门,距离他不到三步。 暗中有不少人关注他,对他的站列并无意外,如果他站在天机阁的队列中,那才叫精彩,不下于当众打裴才华一记耳光,让他在紫极殿丢人! 眼观鼻、鼻观嘴,眼角的余光,刹那之间将大殿中扫了一遍,便收回了视线,第一感觉夏皇的龙椅是紫金打造,比黄金还贵,不过在体积上面,没有他的黄金龙床夸张,其次是安静,这么多的人一声不吭,仔细听的话,一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听见。 划水摸鱼,当个透明人。 队列前面。 何文宣没有回头,但他猜到了,张荣华会站在礼部的队列中,对此并不奇怪,心里冷笑,好戏要开始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又过去一刻钟左右,杨公公带着俩名中年太监,从外面走了进来,他负责将紫极门关上,另外俩名太监,将左右侧门关上,守在外面。 沉重的脚步声响起,从龙椅后面的内门传来,听见动静,众人精神一震,知道夏皇来了,张荣华也抬起了头,向着前面望去,夏皇神情严肃,气场强大,穿着明黄色龙袍,行走在前面,脚步踩在地上,大地仿佛跟着一同震动,巨大的皇者威压,蔑视天下、唯我独尊的霸道镇压而来,让人不敢直视,心底生出一股渺小的感觉。 尤其是他的眼神,像是至高无上权势的化身,随意一眼,便能将人吓的跪在地上,心灵崩溃。 在他的身后,太子绷着脸,穿着四爪蛟龙袍,跟在后面,气场无法与夏皇相比,但也很强,储君的威压,展现的淋漓尽致,不需要刻意体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是气势运用到极致。 魏尚带着俩名太监,紧跟在他们的后面。 上了御台,夏皇端坐在龙椅上面,太子站在他的左边,右边则是魏尚,俩名太监则落后一步,站在魏尚的身后。 文武百官、皇子、勋贵、宗亲等行礼,高呼:“参见陛下!” 整齐划一、响亮冲天,就算紫极门关上,隔音效果很好,恐怖的声浪,还是传了出去。 夏皇沉声说道:“免礼!” 魏尚高声说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崔阁老出列,作揖行礼,然后开口说道:“启禀陛下,《人皇传》缺乏后二十年左右的记载,无法彰显出您后二十年,至高无上、伟岸圣迹,老臣建议安排人选重新编修,让世人永记您神武、盖世的功绩!”
话音落下,原本就很安静的大殿,此刻更加的安静,都能听见文武百官的心跳。 政治过硬的人,从崔阁老的话中,听出了弦外之意。 《人皇传》记载的是夏皇英明神武的一生,很详细,从夏皇身为皇子时开始,所做的每一件重大的事情记录下来,包括执政、对外、镇压真灵百族、凶兽、妖兽,还有对大商皇朝的战争,当初为了编纂,抽调许多大儒、大学士,集众人之力,历经三年,前前后后修改无数次,才勉强达到夏皇的底线。 耗时许久,耗费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更是不计其数,说它是一件苦差事一点也不为过,吃力不讨好,得到的赏赐与付出不成正比。 不是夏皇吝啬,集中了这么多的人,到最后却弄出这么一个玩意,勉强达到他的底线,没有惩罚他们就算不错,还要赏赐?象征性的给一点,他们都得偷着乐。 编纂出来以后,人皇传以朝廷的名义,批量印制,然后下发各州,由州府下发各郡,再由郡府下发到各县,最后由县下发到下面的镇,派人解读,让大夏百姓铭记在心,深感和平来之不易,再将夏皇龙恩烙印在心底。 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定有阴谋! 考虑到崔阁老和裴才华之间的不对付,目标明确,剑指裴才华,以此阻挡他入阁,只要拖住三年,以崔阁老的势力,就能替何文宣争取到足够的人支持,再将他的威望提升到最高,让他进入天机阁,接替他的位置。 这时就算裴才华将新的人皇传编纂出来,入阁的机会已经没了,哪怕功劳泼天,也无法进入天机阁,除非有人退下,他才能够补上去。 裴才华作为礼部尚书,一旦此事定下,他责无旁贷,编纂人皇传的领头者一定是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