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夫子_第391章 劝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1章 劝说 (第3/3页)

>
    如果孟海还在外面拈花惹草的话,她可以套出孟海的话,小仙则可以用暴力的手段无论是向孟海逼供,还是解决他在外拈花惹草的对象都是可以的,薛糖芯则可以计划这一切,让整个过程确保在安全不被人察觉的情况下进行。

    一个主审,一个主刑,一个主谋。

    三个人凑在一起,还有谁是她们的对手?

    更何况杨儿在来到孟海身边之后,最先认识的人就是薛糖芯了,这两人的关系由最初孟海的引荐到现在几乎无话不谈。

    薛糖芯和杨儿两个人能够携手去安阳郡,就足以证明这两女之间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一种极为深交的状态。

    所以杨儿自然不想让薛糖芯离开自己。

    小仙那边对于薛糖芯虽然没有那么深的感情,但是两人毕竟也经过了许多事,这两人之间的情感也要远比随便找来一个陌生人强上许多。

    所以在将薛糖芯拉入侯府,成为侯府的第三位女主人这方面,杨儿和小仙还是保持着统一的基本战略。

    孟海在很认真地思索杨儿的话。

    这个时候又暴露出了孟海优柔寡断的性子。

    在这方面……要不然还是先等一等?

    孟海一念至此,一旁的小仙忍不住开口道。

    “国公爷一直不怎么看好咱家夫君,我觉得这个容易解决。”

    小仙一边说着,一边露出了个坏笑。

    杨儿眨着大眼睛,孟海向她投去了好奇的神情。

    小仙脸上忽然充斥着一股媚态的阴狠之色,她举起白嫩嫩的小手,轻轻地在脖子上划了一下。

    “我可以动用百晓堂的情报探知国公爷每天的行动轨迹,然后我们在国公爷每天必经之处理下刀斧手。由于那条路国公爷经常经过,早就已经熟悉,所以不会太起疑。我们安排好陷阱和刀斧手之后,等到国公爷在那条路上一过,先是埋藏好的暗器陷阱万箭齐发,之后再由我们的刀斧手冲上去,将国公爷大卸八块,即使他武艺高强,也抵挡不了这突如其来的暗杀。”

    小仙说完。

    整个马车当中的氛围显得有些诡异,诡异到整个马车之中,充斥着一种淡淡的肃杀之气。

    孟海抬起手又在小仙的脑壳上弹了弹,小仙忍不住吃痛一把捂住了自己的脑袋。

    孟海恶狠狠地说道:“主意是个好主意,但是下次不要再提了。”

    在刚刚马车沉没的那几秒钟,孟海的确是心动了,但是心动不代表行动,只要他敢这么做,薛糖芯还不把他大卸八块不可。

    一行三个人就在马车当中商讨起了解决国公爷的办法,但是商量到最后也没想出一个好主意。

    打又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毕竟人家是个国公。

    唯一的办法似乎也就只有软磨硬泡了。

    孟海想到了这里,无奈地仰天长叹。

    马车停在国公府门口。

    孟海搂着两位夫人下了马车。

    此时天色已黑,孟海与两位夫人去厨房里面转了一圈,让厨房准备好夜宵,他子时的时候来取。

    然后孟海就带着两位夫人回了房间……

    翌日。

    孟海满脸不情愿的睁开了眼睛,看着外面才蒙蒙亮的天色,他满脸不情愿地爬起了身,他满脸不情愿地在几个侍女的服侍之下穿好了衣服,然后又满脸不情愿的吃了早饭,坐上了马车前往皇宫。

    他现在只希望皇帝的病早些好。

    皇帝的病好,太子不用天天主持早朝,孟海也不用每日大清早的就要爬起床配合太子,虽然他在早朝上也说不了几句话。

    今日早朝的内容还是和以往差不多,都是谈论各地或郡守或其他人送来急需解决的大小事情。

    大的事情几个都成商量之后就能做决定,小的事情不需通过皇帝手底下的人就能够自行决断,当然,这件事决断之后还要上报给皇帝,让皇帝心中有数。

    孟海哈欠连天的战斗队伍当中,然后他就看见了沿着一条过道的姚若生。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孟海再看向姚若生的时候,姚若生恰好也看向了孟海,两个人目光对视的一瞬间,又分开了。

    孟海觉得姚如山的目光当中充斥着敌意。

    难不成姚若生对于昨日的提议不满意?

    孟海正在这里思索的时候,太子那边宣布了一桩事,以后早朝三日一开。

    也就是说,每隔三天看一次早朝。

    孟海听着熊孩子忽然提出的这个想法,他本能地捂住了耳朵。

    果不其然。

    在他捂住耳朵的那一瞬间,周围就跳出来了十几个御史,他们以皇帝消极怠政,贪图享乐为由,狠狠地抨击这熊孩子,将这件事上升到秦国的江山社稷,大秦的万里疆土上。

    如此懒惰怠政的皇帝,怎么可能处理得好大秦上下的事务。

    赵宣没想到自己突发奇想的提议,居然被这么多人反对,而且这些反对的人上至三四品的官员,下至八九品的小官,几乎是上下一致的反对。

    赵宣求助似的,看向了自己最亲爱的老孟。

    然后他就看见自己亲爱的老孟,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一副什么都没听到的模样。

    熊孩子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双眼恶狠狠地瞪着那些敢反对他的人,但是他也没办法,毕竟反对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熊孩子也感觉十分的冤枉,他不就想三天开一次早朝嘛这又不是没有先例。

    当初英宗皇帝代宗皇帝的时候,不都是五六天甚至十几天进行一次朝会,当时都没有人反对,为什么现在一下子来这么多人反对?

    早朝每日都要进行的先例自然是天历皇帝提出来的,当时的赵琦缘刚刚登基,为了维护自己皇帝勤恳的人设,掌握并处理好大秦上下的所有事宜,所以宣布朝会每日进行,当时还有不少的人反对。

    结果反对着……就没有人反对了。

    每日进行早朝的这个习俗,也就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到了现在……熊孩子想要提出三天一次早朝,居然引起了民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