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1章 朝堂风波(4) (第2/3页)
皇宫的官员,要么被罢官,要么被停职,甚至还有被流放的。 这无异于迎来了朝堂的一次大地震。 于是行部尚书吏部尚书两个人赶紧进入皇宫询问案由。 尤其是刑部尚书,自己手底下真有五个人被不明缘由地停职罢官,甚至还有被流放的,他必须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吏部尚书则是专门掌管朝堂当中那些官职的升降任用,太子殿下直接对这些官员动手,他这个做吏部尚书的自然也得要钱来询问缘由。 刑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在皇宫当中待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两个人这才离开皇宫。 在皇宫之外,早就已经聚集了不少文武大臣。 这些文武大臣见到从皇宫当中走出来的刑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同时围了过去询问缘由。 给出答案的是刑部尚书:“今日,早朝文化院学士张启新被提入宗人府,结果太子殿下审问出来了张启信的诸多罪证,还有些罪证涉及诬陷方清国的事情。而且张启新还给出了不少官员的名单,之前被叫去的,要么就是做过一些让太子殿下无法容忍的事情,要么就是参与了诬陷方清国之案。太子殿下会在明日早朝宣布这件事。” 刑部尚书这句话说得在场众人人心惶惶。 毕竟谁还没有干过一些缺德的事情,在场有一小半的文武官员都是收受过贿赂的,也干过不少仗势欺人的事情。 所以此时的他们内心还是隐隐有些忧患的,不过并没有太过于焦虑,毕竟他们是朝堂当中的官员,干过欺男霸女收受贿赂的事情,顶多被停职或者被廷杖打上几棍子。 有些人收受贿赂的内心都是有数的,知道收取了多少银子,面临着什么样的惩罚。做什么样的事,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所以这些人仔细地思索了一下,觉得凭借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可以吃下这些惩罚,所以他们的心中虽然担忧,但是没有太大的恐惧。 而那些参与了方清国仪式的官员,此时的心中都是萦绕着恐惧。 他们生怕太子殿下下一个就把自己召入皇宫。 太子殿下,今天一共召集了十个人进入皇宫,这十个人要么被停职,要么被免去官职,要么就是被流放或者其他的惩罚。 直到皇宫那边放出风声,说今日该抓的人已经抓完了,聚集在皇宫周围的文武官员聚集在一起商议了许久,这才离去。 而在皇宫的紫气房之中,终于处理完各种事情的熊孩子,整个人都软软地躺在了软榻上。 赵之礼说道:“太子殿下,那微臣就先告退了。明日早朝恐怕又有得闹了,还望太子殿下提早准备。” 赵宣有些无力地点了点头,又挥了挥手。 赵之礼离去。 另一边。 孟海自然不知道皇宫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 此时的他也在默默地盘算着。 在方清国那件事发生之日起,他就开始让曹尚培与韩安业调查朝堂当中那些站出来支持张启新的人。 巡御司的调查速度还是相当之快,很快地就找到了这些官员,大大小小的罪状。 当然,真正找到这些官员,暗中给方清国使绊子的罪证还是非常少的。 所以这个时候,谎称张启信将他们供述出来的这一步就极为重要,之后再加上巡御司罗列出的各种证据,这就使得那些官员不管如何解释,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们可以解释方秦国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但无法解释那些罪证与自己无关,虽然那些罪证都是一些小罪,但是再将这些小罪与方清国的事情结合起来,再加上合理的推测,再根据罪责的大小对他们进行不同的责罚,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孟海的脑海之中又开始思索起了明日早朝的事情。 毕竟方清国这件事都已经过去了两三天,想要借助方清国之事搞事情的人,也该有所行动了。 所以这也是孟海早朝将张启信捉拿,下午就将罪证公布的原因,在这件事上,他必须比针对风清国的那些人要快。 今天捉了十个人进行走访,明日朝堂当中的那些文武官员必定要闹事,他们自然会揪着张清国的事情进行各种针对。 所以他也让巡御司的人给太子殿下送上了一些东西,让熊孩子今晚连夜背会。 如果明天真的有太子殿下处理不了的事情,他这个捧哏的也该站出来说话了。 希望明天一切都顺利。 孟海脑海之中,天马行空地思索着方清国和张启新的事情,他感觉自己的脑袋还是好疼。 下回谁再这么灌他酒,他绝对要照着那个人的脑袋上一圈。 这个时代的酒精浓度虽然不高,但也架不住几坛几坛地灌下去,现在的孟海脑袋上往马车上一靠,就觉得浑身无力,整个人似乎都有一种往下滑的趋势。 孟海赶紧坐稳自己的身体,但是他仍然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莫名其妙地朝着座椅下面滑。 到了后来,孟海干脆直接躺在了座椅上,马车晃晃悠悠地回到了侯府。 孟海直奔杨儿而去。 没找到人? 又去找了小仙。 也没找到人? 这两个丫头去哪了? 孟海找管家老李打听一下才知道,杨儿去了医馆,小仙则是回了水流香,目的是借助百晓堂的情报网打探信息。 好吧,孤零零的孟海躺在了床上。 他想要睡上一觉,闭上眼睛,半梦半醒之际,孟海的脑袋又开始疼了,这弹起来疼得孟海根本没有办法入睡。 于是在床上躺了小半个时辰的孟海直接坐起身来,让管家老李备好马车之后,他朝着济民医馆赶去。 孟海之前在宗人府外分别的时候说自己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处理,他所说的其他事情就是好好地休息放松,毕竟也忙了一个上午了…… 孟海坐着马车赶到济民医馆。 这个时代,嫁了人的女儿一般都不会再回到自己父母以前的工作单位,帮自己父母做事。 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大部分嫁出去的闺女都留在丈夫家,帮丈夫做事。 要么就是嫁出去的大户人家的闺女,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