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4章 朝堂风波(7) (第1/3页)
在薛卫健的一句提醒声中,孟海想清楚了这件事情发生的起因以及缘由。 想清楚了这件事的起因和缘由,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针对性地处理了。 孟海手中拿着薛卫健刚刚递给他的那一份写满着人员名单的本子,他笑着说道:“多谢国公爷提点!” 薛卫健随意地摆了摆手:“我刚刚说了,我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帮我的闺女,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看着态度强硬且嘴硬的国公爷,孟海无奈地摇了摇头。 薛卫健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说道:“还有,如果你真的喜欢我闺女,想要娶我闺女,必须在一年以后才能够迎娶。” 孟海瞧这刚刚还好好说着正事的国公爷,一瞬间把话题扯到了这方面,他有些诧异地看向了国公爷,不明白他说这话是何用意? 为什么必须在一年以后才能够迎娶薛糖芯,这里面难不成有什么习俗讲究? 薛卫健冷哼一声,说道。 “你这浑小子贪财好色,身上几乎没有别的优点,除了有眼光看上了我闺女,但是就是你这破眼光,让我这个做父亲的太发愁了。” “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忽然心血来潮才喜欢上我闺女的,如果你真的喜欢我闺女,想要迎娶我闺女,就必须按我的规矩来,必须等到一年以后才行,你要同意的话,日后我会给你们半时辰你与我闺女见面的时间,如果你不同意,那这件事就此作罢。” 经过国公爷的这番解释,孟海明白了这话的用意。 毕竟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男子,尤其是权贵之家的男子,见到美丽的姑娘,那就走不动道。 这些男子竟然是喜欢那些美丽的姑娘,但是大多数都是见财起意,也就仅仅是喜欢那么一阵子。 就像是某些楼,某些院子中的花魁,风光的时间也就只有那么两三年,两三年之内,要么被人取走,要么就逐渐地淡忘于世人的眼前。 所以国公爷说这话的目的就是想要考察孟海是不是临时起意,瞧见薛糖芯好看于是心中便生出了迎娶的心态,实际上却只是被薛糖芯的容貌所吸引,如果真的是被容貌所吸引,总有看腻的一天。 所以为了自己闺女终身大事着想,薛卫健给了孟海一年的时间,如果一年之后孟海还是坚持想要迎娶薛糖芯,薛卫健到时候虽然还会不情不愿,但还是会遵从自己女儿的心愿。 毕竟在国公爷的眼里,天大地大都不如自家闺女大。 是让自己闺女喜欢孟海。 薛卫健其实对孟海还是挺欣赏的,不论是他的才学还是处理事务的手段,虽然在某些方面还有些幼稚,毕竟孟海现在连20岁都还不到,后面有时间磨炼调教。 而且孟海现在还不到20岁的年纪,就已经被封为侯爵,如果甲乙十日成为国公,甚至成为大秦的王爵,都是不可能。 所以薛卫健对孟海一直都是非常欣赏的。 如果孟海并没有娶两房妻妾,薛卫健虽然也会犹豫,但是最后还是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孟海。 但是孟海现在偏偏已经娶了妻。 薛卫健总是担心自家闺女嫁给孟海以后受欺负,所以他就一直从中阻挠。 这也是国公也阻挠孟海的最大原因。 薛卫健看着孟海。 孟海很认真地回答道:“好!” 薛卫健听到这话,再次冷哼了一声,踱步离开了兵器房。 ………… 孟海离开了国公府,但他并没有回侯府,而是让一个侍卫前去府中报个信,他今天晚上不回去了。 孟海今天晚上要去皇宫。 他看了看天色,现在太阳还没落山。 于是他就坐着辆马车,手持通城,令一路进了皇宫,随后来到了紫气房。 方清国服用假死药丸的时间并不是今天。 毕竟今天还要先做准备。 所以,孟海将方清国服用假死药丸的时间安排在了明天下午,正好趁着今天做好准备。 刚刚踏入紫气房,就能看见熊孩子靠在房间前面软榻上,正愁眉苦脸地看着面前的奏本,一边看着一边还忍不住皱眉龇牙。 孟海于是便咳嗽了一声。 赵宣在看见孟海的时候,他的双眼都是放着光的。 这两个人就开始在房间当中商量着明天的事情。 一夜无话。 等到第二天早朝开始。 经过了一阵极为繁杂的礼节之后,朝会正式开始。 今日的朝会最先的时候还是商量国家各个地区需要处理的事情,其实每天也就那么多事。 等到将这些事情处理完之后,朝堂上自然因为方清国和张启信的事情又经历了激烈的讨论,但是并没有讨论出个结果。 整个早晨就这么过去了。 孟海就朝散朝之后,他并没有回到侯府,或者是去其他地方,而是一路回到了紫气房。 孟海和赵宣两个人就这么静静地坐在紫气房之中,两个人的手中各捧着各式各样的书本奏乐,默默地看着。 一直等到酉时。 有一个小太监进来汇报时程。 这二人互相对视一眼。 好戏要开场了。 没错,与方清国约好的服用假死丹药的时间就是今日的酉时。 也就是下午的五点钟左右。 因为这个时间是刑部大牢当中的囚徒,吃饭的时间。 这个时间还是马高义告诉自己的。 孟海和赵宣两个人动身了。 赵宣立刻拍手底下早就已经准备好的人着急,无论是在工作岗位还是在家的朝臣全部聚集在紫气房。 中间就耗费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 当陆陆续续的官员全部来到房间之中,整个紫气房几乎都已经被占满了。 房间里面站不下,那就站房间外面。 一些品级较小的官员自动地站到了房间之外,有些头脑灵光怕摊上事,的更是站在了更远的位置。 在整个秦国,很少有皇帝或者太子在短时间之内聚集大量的朝臣来到某个地方的,虽然也有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