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夫子_第409章 朝堂风波(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9章 朝堂风波(12) (第3/3页)

昨天发生的那件事是真的。

    太子殿下的身体到底怎么样了?

    这一点没人知道。

    也就是在场的诸位官员开始私下交头接耳,那太监又扯着尖细的声音喊道。

    “太子殿下有旨意……”

    在太监手中,张开一道黄色的圣旨之时,在场的诸位大臣全部都跪了下来。

    先是以一段极为晦涩的文言文之后,这太监念起了罢官的人员名单。

    被罢官的这些人,就是昨日写了辞官文说的那些人。

    如果是太子,以各种理由免去各位官员的官职,自然有官员有理由出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

    但是现在是那些官员自己写了辞官的信,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但是此灌输就这么摆在眼前,太子也只是同意了这些人的请求而已。

    所以想要发作的那些人就不好,从其中找到理由。

    但是面对着这突然大量官员的辞职,可就空出来了不少的位置。

    尤其在这些人里面,可还有一个刑部右侍郎朱平。

    这可是一个四品官的官位。

    此时的朱平还在大殿之内,当他听到了圣旨当中,同意他告老还乡的旨意之事,他的心都凉了半截。

    不过,此时的朱平虽然紧张,但是他的目光却上下张望。

    朱平的目的是恢复方清国修改之前的大秦律法,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利益链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在这条利益链上的可不仅仅只有朱平一个人。

    朱平在这件事上,也就只是一个马前卒,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这件事的走向。

    此时太子那边宣布了同意他告老还乡的圣旨,可就有些人站不住了。

    就在太监宣读完圣旨之后,立刻有一人站了出来,此人是吏部主事。

    就见他双手拿着朝板,向前拱手道。

    “突然裁撤如此大量的官员,恐怕不妥吧,还劳烦公公向太子殿下通传一声,我大秦朝廷突然缺失了这么多的官员,恐怕会影响到各个机构之间的运行。所以还请太子殿下开恩,先留住五品以上的官员,之后如果能够选拔出,能够代替其官职的人员,再同一原先的官员辞官也不迟。”

    公公看了一眼吏部主事,他那尖细的声音传出。

    “太子殿下那边自有决断,这就不劳烦张大人担心了。”

    吏部主事名为张云,是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

    张云听到了公公的话,还是坚持道:“劳烦公公还是向太子殿下说一声,毕竟这件事事关30余位朝堂的官员。”

    在张云这句话音落下,吏部那边又站出来了几人,都纷纷请求刚刚念圣旨的公公向太子殿下传达他们的意思。

    公公见到突然涌现出的数十人,他的心中还是有些吃惊,但是这公公也在皇宫混迹了十余年的时间,镇定的心态还是有的。

    就见这公公不慌不忙地说道:“既然这是诸位大人的意思,那老奴就向太子殿下传句话,只不过太子殿下现在仍在昏睡,至于什么时候能给个回话,这就不得而知了。”

    张云听到公公所说,赶紧说道。

    “无妨,只要公公能将话带到便好!”

    这件事情必须今天解决。

    毕竟圣旨那边已经下发了辞官人员的名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天下午就该处理这些官员的辞职手续,如果今日早朝上不解决这件事,那朱平等人就真正地要告别朝堂。

    公公离开了将近三刻钟的时间,朝堂当中的众人也不敢催促。

    毕竟太子殿下昨天吐血的消息,在场的众人也都是有所耳闻的,如果派人催促,中间再出现点事情,他们的官职恐怕也不保。

    所以众人等了整整三刻钟的时间,原先离开的公公,这才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今日朝堂上带头的张云见到这一幕,他立刻上前一步说道。

    “太子殿下那边可有收回原先旨意的旨意?”

    公公摇了摇头。

    “太子殿下口谕,本太子自从出掌朝堂以来,总有许多大臣不服本太子的管教,或者因为方清国的事情对本太子心存芥蒂。但本太子一向心胸开阔,如果诸位大臣自此以后能与本太子同心力,本太子可以不追究诸位大臣原先的过错,如果诸位大臣仍然坚持己见,后果自负。至于朱平等人,他们既然已经写下了辞官书,那这件事已成定局,任何人不得干预。”

    在公公说完这句话之后,他从袍袖当中取出了一道圣旨,上面盖着太子的大印。

    由于现在的皇帝不能离世,把一切的权力都交给了太子,所以现在的太子和皇帝的权力差别并不是很大,但是太子终究还是太子。

    就见张公公手中拿着圣旨喊道。

    “维国以法为基,官以德行为本。牛存方,杜元物,廖宇……”

    这是一道贬职官员的圣旨。

    在圣旨当中提到了八个人的姓名。

    至于为什么要拿这八个人开刀,因为根据张启信的口供,得知了这八个人在各个方面的罪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参与了方清国一事。

    虽然在圣旨当中并没有详细地提到方清国,但是都有意无意地将这八个人与方清国的事情联系在了一起,最终选择将这八个人要么贬谪,要么流放,要么罢官……

    这八个人当中,绝大多数的都是七八品的小官,但是也有两个五品的官员。

    原本就有近30个官员被免职,现在太子这边又宣布了八个人被革职流放。

    整个朝堂之中,在瞬间就空出来了许多位置。

    有不少人对太子的生事内容感到奇怪。

    难不成太子真的病重才颁布如此糊涂的旨意?

    朝堂之中本身就少了近20个人,现在又直接免除了八个人的职务,难不成太子是觉得朝堂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成?

    又或者说……

    有在在场的诸多官员心中猜测不已的时候,就见公公又从小童当中拿出了一道圣旨。

    这是今天拿出来的第三道圣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