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夫子_第412章 朝堂风波(1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2章 朝堂风波(15) (第1/3页)

    秦国隔着诸多小国,直接把齐国暴揍了一顿,本身就使得秦国在南边诸多小国之间立了威。

    之后,伴随着秦国文化输出的策略进行,那批包含着秦国文化的书籍或者其他的物品从大秦南边出发,一路驶到齐国……

    这一路上被秦国文化影响的,可不仅仅是齐国,毕竟从秦国到齐国的路上,还要遇到不少的小国。

    所以天理商行的陈理就顺带着拜访了一下周边的许多小国。

    天理商行本身就与南边许多小国做过买卖,所以他与周边这些小国的商人几乎都熟悉,于是他将秦国的文化,书籍,审美……一顿输出……

    当那些秦国的瓷器代表着皇室才能够享用的至高尊荣时,自然有不少人都为那样的瓷器而疯狂。

    当秦国以红色为尊贵标准的时候,其他小国自然也纷纷推崇红色的流行。

    所以,当秦国以受作为一个女子的审美标准的时候,各个小国也会纷纷改变自己的审美标准。

    虽然审美标准不会那么容易改变,但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自然会受到秦国的影响。

    这原因就是,秦国是个大国。

    大国能够成为大国,能够如此强盛,必定是有原因。

    所以学习模仿大国,说不定自己的国家也能够成为大国。

    而陈理也知道大部分的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

    于是他给沿途各个小国的商人大量的利益,有这些颇为喜爱炫耀的商人去影响民间,再由民间影响到皇室。

    当然,也有一些国主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他们想要阻止这样的现象蔓延,但是要么太紧不得不停止这种行为,要么太柔和,没有起到作用。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云容国和雾烟国归顺了秦国。

    秦国的武装力量先是震撼了周边小国。

    又有秦国文化输出,使得各国文化方面产生了巨大波动。

    云容国和雾烟国之前因为鸿胪寺刺杀一事本就被秦国打过,现在又归顺秦国。

    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所以当太子将两位国主的国书拿出来之后,整个朝堂之中爆发了一阵喜悦的轰鸣。

    不管在场的这些人是因为利益勾心斗角,还是因为政敌暗中较劲,但是他们都是秦国人。

    在这个郡县都有地域感的秦国,居然在不费一兵一卒之间,就将两个小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他们作为秦国人,心中自然是非常自豪的。

    在整个朝堂的喜悦声响彻了将近五分钟的时间,这才渐渐平息。

    接下来,整个朝堂瞬间动作了起来。

    既然两个小国的国主愿意归顺秦国,那这后续的环节更为关键。

    尤其云容国内部的叛乱还没有平息,秦国这边当下便派军进入云容国,帮助国主平定叛乱,这些秦军顺带着就不用出来了,直接把守在云容国之中。

    雾烟国那边自然也得要先派兵驻扎。

    秦国朝堂上的这些人,自然知道迟则生变的道理,今天说得好好的,明天说不定就要翻脸,所以这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将大军挺进两个小国,到时候即使这两个小国想要反抗,那也抵挡不住秦军的里应外合。

    接下来就是稳定两个小国的民心。

    毕竟这两个小国原本在自己国家里面过得好好的,现在自己的国家突然没了,自己又成了其他国家的人,这一时之间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接着这两个小国之中,一定会产生民变。

    所以,先派大军进入这两个国家,也是极为有必要的。

    整个秦国朝堂之内,瞬间因为这巨大的喜悦而彻底地被调动了起来。

    这所有的功劳,自然全部都落到了太子一个人的身上。

    孟海在这期间,一句话也没说。

    整个朝堂就因为这两个小国的事情足足商议了两个时辰的时间。

    孟海都快站不住脚,最后的朝会终于结束,孟海立马与熊孩子一同进入到了紫气房,他立刻在房间当中找到了一把椅子,整个身体如同一团烂泥一般,软软地靠在了椅子之上。

    赵宣摩拳擦掌地跑到了孟海面前。

    “老孟,要不我把你封个国公吧,如果让那些朝臣知道这件事情居然是你一个人谋划的,别说封国公了,就算是封王也并不是不行!”

    孟海听到这里,赶紧摆了摆手:“这还是免了,后面几天你就先处理这两个小国的事情,我估摸着这件事四五天都不一定能够处理完。等这两个小姑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再做最后两件事,方清国这个案子引起的混乱,差不多就可以平息了!”

    赵宣听到孟海这话,张大了嘴巴:“还有两件事?”

    孟海点了点头,他又想了想:“其中有一件事你只要发个旨意就行,你不必亲自参与,至于另一件事可能你还得再辛苦个两三天!”

    赵宣朝着孟海投来了诧异又好奇的神色。

    孟海咧嘴一笑:“最后两件事,第一件事需要你下一个杀头令?”

    赵宣炸了炸懵懂又好奇的大眼睛。

    杀头令?

    这是什么鬼东西?

    孟海又解释了一句:“就是把人杀头,秋后问斩,斩首……你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赵宣脸上露出了恍然的神色,然后他又好奇了:“你无缘无故地要杀谁啊?”

    孟海双眸微动:“要说起来你与这些人当中的某几个人,还打过交道。”

    “其中便有汪竹,冯亮,还有咱们在千山郡交过手的纪炎……”

    关于汪竹,自打孟海刚刚来到这个时代便碰上了这个令人头疼的家伙,一直到现在,这才把他杀头。

    这倒不是一直要把人养到现在才杀,而是因为这些人毕竟来自周国,还得与周国的使臣进行一番交涉,然后顺带着看能否从这些人的口中问出一些关于周国的内部消息。

    最后,再对这些周国人进行处决。

    我也一直折腾到了现在,这才从这些人的口中问出了秦国想要问出的东西。

    孟海之前跑过几次巡御司,与宋智说过这件事。

    只不过斩首几个周国人也不是轻而易举的,所以宋智在这期间又做了不少的准备,一直到了现在,这才能彻底地将其判处死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