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民有安稳资源少(第一更) (第2/2页)
情后,才能用信用货币代替实物货币。 必须规范,让人,尤其是决策制定者明白其中的道理,社会基础足够稳定的时候,方不会出大问题。 货币体系是复杂的,即便实物货币,也会不稳定。 比如宋朝的时候,四川用铁钱铸造货币,因为铜少。 大明立国初期,一个铁钱能够买半斤粮的话,现在那个铁钱能买多少粮? 铁矿开采增加,铁贬值了。如果依旧强制要求那一个铁钱能买半斤粮,就是以铁为材料发行的信用货币。 不把这些东西学明白,发行宝钞,最后的恶果要整个大明来吞下。” 里长坚决不承认下丘村不允许发行宝钞,是暂时达不到发行的条件。 “吃饭喽!我回家吃饭喽!”有孩子点着小鞭,听到吆喝声,喊着跑了。 “我也回来啦!” “外面冷,家里暖和。” 孩子们很快消失在一顶顶帐篷中,留下空气中慢慢飘散的火药味。 “确实不同了,造纸的作坊消耗大量的草,还够牲畜吃吗?”
朱标发现牧民的生活好了,想起小草鞭的纸。 和林城中有木头,树皮剥下来和一些碎木头,加上草,工匠们就给做成纸了,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天冷,属于速度快的了,纸的品质不怎么好,能勉强书写,装火药制作鞭炮更没问题。 至于上厕所,牧民和军士不用纸,用草,草多。 “不能全用草,那个工艺比较复杂,故此草的用量相对小。 将来各处地方首要任务为修菜窖,土堡周围种菜。 本地种小麦没问题,对水的需求低于水稻,这才是好的主粮。 开春后,咱们引也蜜蜂过来,花多,到时把蜂蜜作为交换的商品让大家换。” 里长看不到孩子们玩耍,转身下城墙,顺便说下之后的安排。 朱樉表示支持:“对,要养蜜蜂,到冬天送到大棚里去,咱们这开花的东西,还要人工蘸花,麻烦!” “里长,牧民能够带着蜂箱放牧否?”朱标突发奇想。 “不能!”里长摇头:“只能牧转蜂,土堡和城池养蜜蜂为了给牧民提供一些营养,牧民转成蜂农,不适应现在的情况。 蜂蜜卖不出去,交通条件差,无法销售,又不能成为生存必须品的商品,价值则低。 周围有河流,养螃蟹、鱼、荷花,不行,哪怕挖池塘引水,除了增加百姓负担,没有丝毫用处。 地方决策者不可瞎出主意,否则利民的行为,变成坑民、害民。” “是不是就因为道路不好走?”朱樉考虑一番各种模块往本地套,发现哪一种都不适合。 “加上运输工具,道路平坦的话,有蒸汽机的车往来,才是最佳搭配,十年内不要想了。” 里长认同道路不好,只用骆驼和马,运输时间过久。 真能把蒸汽机的车造出来,也不会先用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而是繁华的城市之间。 所以有时候穷的地方就富不起来,好资源都给了富裕的地方。 今天又晚了,去把租房的合同签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