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不见北蟹暗恨生 (第2/2页)
等着椒盐梭子蟹上来,他小手一抓,咬一口扎嘴了,嘴唇扎破了。 于是朱闻天过来,手上拿蟹八件,只动用其中的剪刀,把螃蟹rou抠出来给小家伙。 朱雄英面前有个大盘子,盘子里的一小匙子椒盐被朱闻天分成了五十份。 孩子小,不能吃太多的盐,按照体重来计算盐的摄入量,多了影响发育,对身体伤害大。 晚上吃盐口渴,喝水多,然后心脏负担重,会出现水中毒,只能捂着发汗,一岁多的孩子新陈代谢速度又快。 睡觉的时候就开始折腾了,已经不是尿床的问题了。 朱闻天照顾着,自然不会让小家伙出问题,椒盐的盐本身就少,三合油的酱油也少。 他本身还陪着吃,蘸人家小家伙的蘸料,小家伙很高兴,愿意分享。 “终于吃到螃蟹了,和林那里没螃蟹,冬天的鱼倒是不少。” 汤和与其他的官员说着和林无蟹可吃的事情,又说一说其他人已经知道的冬捕事情。 众人仍然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汤和说和林的冬天如何冷的时候,没经历过的人有种对比来的幸福。
“汤将军,那鱼真是出水即冻?”吏部尚书吕熙从未到黄河以北去过,冬天的时候最多到过长江北岸。 “没冷到那等程度,那岂不是撒尿会尿出根棍子?其实鱼出了水,得过上个几十息才能冻硬。 不过人穿着衣服掉进去,被人捞出来后,衣服很快就硬了,却不觉得冷,吓得都懵了。 毛毯最难洗,这个大家都知道,不过换到那里的冬天,把毛毯扔到雪地上冻硬,用棍子敲打,很快外面的一层就干净了。 再拿回帐篷里烤,烤湿了继续扔雪地里,过个片刻敲打,又干净一层。 如是几次,毛毯差不多就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除非吃东西的时候油掉上去。 刚开始住帐篷,要穿厚厚的衣服,哪怕点了火盆,也需要用毯子把脑袋蒙起来……” 汤和见有人问,他愿意多说,好体现战士们的苦,只不过陆续就暖和了。 尤其是太子和秦王住的宫殿,那里跟夏天似的。 后来自己住的地方有暖气了,不穿衣服都行,并且开个‘窗户’通通风,太热了。 大臣之间聊得开心,唯独胡惟庸,有人找他说话,他几个字回一次,甚至就嗯一声,或者假装没听到别人说的话。 如此别人便不找他了,丞相又如何?没看陛下看丞相都不怎么顺眼嘛! 胡惟庸此刻的心情非常差,陛下一整天没找自己说过话,啥意思啊? 随后又隐约听到宝钞的话题,说大明准备像北元一样印宝钞发,陛下高兴。 这个明明是自己出的主意,利用宝钞把民间的财富搜刮起来,当然自己没明说,陛下当时还点过头的。 结果转眼好几天,陛下就给忘了? 今日再提,说是下丘村出的主意,有何区别,怕自己抢功?非要提下丘村来给自己看? 哼!宝钞是那么好印的?按照自己的意思,是只发不收,只出不进,通过下丘村的口来说,根本改变不了实际情况。 今天先这些,农家躺几个小时再起来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