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零三章 油料交换工业地 (第1/2页)
大明守村人正文卷第八百零三章油料交换工业地里长把一张纸摸着抽出来,他都记住位置,第几张是什么全知道。 他给出来的是汽油灯,比柴油和煤油的亮多了,正适合用在路灯上,不然那汽油也用不完,没有内燃机,就是当清洗剂和稀释剂,当然,喷灯也行。 “陛下,储备的汽油太多了,虽说蒸馏出来的比例比柴油小,却比煤油多,一直存着也不是回事儿。 咱可以在路上装玻璃灯,天黑的时候派人爬上去点燃,天亮的时候再给熄灭。 它比其他油的亮,没有灯泡亮,灯泡看多大瓦数的,照皇城的就大,包括照村子的。 整个南京全使用电灯,铜线要用许多,同时咱的发电机功率小,大的又不好控制。” 里长一脸淡然的模样说,好像很随意似的,其实他很激动,准备的东西派上用场了。 朱元璋瞧瞧纸上的图,满意地点点头,递给旁边的大臣:“咱看不明白,既然能造那边造出来,汽油确实太多了。” “陛下,煤油灯咱们应该卖给夷人了,然后卖他们油,让他们拿石油来换,他们能弄到。 等他们送来的石油多了,咱就可以给百姓用,将来咱的内燃机做出来,需要大量的汽油和柴油。 那时可以取代耕地的蒸汽机,体积更小,劲更大,一比十换他们也愿意。” 里长趁机说出之前就提过的事情,目前大明百姓再坚持一下,好东西先卖给夷人。 让夷人石油换柴油,比直接烧石油亮,关键没有那么大的烟和刺鼻的气味。 那些国王、酋长、宗教的头领们会喜欢,象征着身份。 “成啊!今年都做了,努力赚两千万贯,等冬天的时候,正好给百姓用蛤蜊油。 咱发现了,石油最好的用途就是点灯和护肤,沥青可以防水,用在青贮池的建造上不错。 现在能做塑料了,村子努力,技术真的能够改变生活,那个渔网,不用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朱元璋现在对于工匠方面的东西最感兴趣,技术可以让田地增产,也能叫士兵打胜仗。 黑糊糊的石油,谁能想过会变出来这么多的好东西? 胡惟庸:“……” 他发现自己又没有存在感了,好不容易说一句话,结果叫朱里长露了脸,他怀里究竟放了多少东西? 南京的百姓不知道以后晚上会有路灯,他们挑着灯笼看热闹,秦淮河两岸有各种表演。 唯一的缺点是冷,今天晚上的温度是零上四度,等半夜的话,估计能到零度。 这个温度跳到现在的秦淮河里,人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体温流失速度太快。 岸上不时传来叫好声,一看那位置,猜灯谜的,显然有高手拿到了奖励,一般是给灯,也有给钱的和东西的。 “咱的队伍过去猜灯谜,是不是能把所有的灯谜全解开?” 朱元璋心中向往着,却只能眼巴巴看别人玩,十分遗憾。 里长附和:“定然如此。” 他知道憨憨要是出手的话,别人就甭玩了。 “让给他们吧!离着子时还有段时候,不忙着去下游,要放水灯,还有烟花,去上游,看看工厂区。” 朱元璋决定往上游走,那边河面宽,可以走大船,工厂区在南北流向的秦淮河东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