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_第七百三十五章:策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五章:策略 (第2/2页)

    虽然历史被赵佗改了许多东西,始皇帝现在不吃丹药了,也降低了工作量,往好的方面发展。但鬼知道他之前被张良那一椎命中,有没有砸出什么毛病。

    皇帝的私事,赵佗不敢打听,难以确定会不会影响他的寿命。

    赵佗对此很忧虑。

    扶苏被立为太子,李斯成了他的老丈人,按理沙丘之变不会再发生了。但这种关键的节点上,赵佗不亲眼看着,怎么可能放得下心。

    毕竟自己南征,老婆孩子都要留在咸阳的,一旦出现什么变故,就全完了。

    所以他想拖下去啊。

    只是皇帝明显不可能等这么久。

    赵佗深吸口气,还是出了自己的策略。

    第一就是先派任嚣和蒙恬两人前去南方,代替屠睢和冯无择的位置接掌军队,安抚士卒之心,并严守两地。

    第二就是他想要皇帝召集国内的医者研究防治疫病的方法。

    关于水蛊寄生虫,赵佗有方法防治。但这年代的疫病,他还是有些发憷的。

    不把这东西研究一下,他不太敢往丛林钻,万一中了招那可就惨了。

    第三,赵佗建议打造适合丛林作战的装备。那些几米长的矛、铍要大幅度降低装备率,改装刀剑类武器,并装备镰刀斧头之类的用具。

    最后关于出兵的时间,赵佗希望定在明年的春耕后。

    这样一来就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让他可以准备。

    等到明年这个时间点出兵,不会耽误今年的秋收和明年的春耕。士卒征召完,抵达南方越地的时间也就差不多到了秋季。

    到时候让士卒在当地先适应一两个月,训练配合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一下对水土不服的抗性。

    然后就刚好是百越的旱季,这个时间出兵,可以将所有伤害降到最。

    且这一年准备的时间里,赵佗也可以再想办法了解越人内部的情况。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嘛。

    赵佗当众献上了自己的平越之策,让王贲、辛胜等将听得连连点头。

    安抚军心,防治疫病,打造适合战斗的装备,这些都可以大大提高胜率。

    将时间点放到明年春耕后,更可以让秦国多有一年的粮食储备,在后勤压力上也能轻松不少。

    “武功侯,真乃稳妥之将啊。”

    众将称赞。

    始皇帝则是眉头微微皱起。

    赵佗的平越之策切实可行,听上去也有必要。

    但代价是要等一年啊!

    整整一年的时间!

    始皇帝眯着眼睛。

    当年李信伐楚在冬季战败,他可是到了春耕后就让王翦带六十万大军前去征伐。

    从伐楚败绩到复征,前前后后就几个月的时间,甚至都还没翻年。

    现在对一群百越蛮夷,却要让他再等上一年。

    让他这个下至高无上的皇帝再经受一年的耻辱!

    秦军南征惨败,还是败在蛮夷手上。如果他不马上打回去,那还有什么下至尊的威严可言。

    “此事再议。”

    始皇帝没有当朝决定,也没有立刻否定,而是疲惫的挥了挥手,准备回去再好好想一下。

    平越策略的大事,自然要想清楚再做决定。

    当然这一场大朝会,并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定下。

    至少主将赵佗,副将任嚣和蒙恬都确定了下来。

    赵佗如今身负少府之职,不管他的策略会不会被采纳,他都要先将少府的事务安排妥当,不可能马上南下。

    所以皇帝就先下令,让任嚣和蒙恬两人立刻启程前往百越之地,接掌当地的秦军。等待中央的下一步命令。

    朝会散去。

    赵佗看着始皇帝坐在步辇上离去的背影,眼神有些复杂。

    “陛下,要有耐心啊。”

    ……

    就在这场针对南方征越之败的大朝会在咸阳落幕的时候。

    三川郡外,数个满脸疲惫的秦卒匆匆吃完饭食,跨上当地驿站准备好的快马,立刻向着咸阳疾驰而去。

    他们来自南方闽越之地。

    携带着最新的军情消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