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请求 (第1/2页)
赵佗走出大殿时,色已经黑了下来。 上星斗遍布,半轮弯月横亘于空。 只是今夜的月色,却显得有些朦胧。 他回头,看到跪坐在案前的人影正缓缓起身。 烛火摇曳,光影晃动间,皇帝的动作显得有些臃肿与迟缓。 现在是秦始皇三十二年。 皇帝已经四十四岁了。 曾经高大挺拔的身躯,在经过半生的辛苦cao劳后,已经是日渐显露疲态,身子微微佝偻。 彭城那一椎留下的伤势后遗症,让他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肢体上的轻微不协调。 这几年的修仙生活,缺乏的运动量更是以腰腹间的赘rou作为体现。 “岁月不饶人啊。” “再英明神武的人都有走向衰老的一。” 赵佗在心中轻轻叹了一声,有些明白为什么许多君王一旦上了年纪,都会去追求虚无缥缈的长生之道。 转而,他又想到刚才与皇帝对话的场面。 “朕的南疆,需要你。” 用冷冽紧绷的表情,出近似请求的话语。 这是始皇帝在赵佗面前,第一次将姿态放的这么低。 赵佗不仅没有感动,反而毛骨悚然。 君王放低姿态请臣子出征。 这样的场景并不是第一次在秦国出现。 光是他知道的,就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四十多年前,秦昭襄王遣秦将王陵攻打赵国邯郸,结果被赵军大败,秦军阵亡五个校尉,死伤数万人。 面对败绩,秦昭襄王就想让武安君白起前去邯郸主持大事,好让秦国反败为胜。没想到白起以邯郸不易攻,诸侯即将相救为由拒绝了。 秦王无奈,让王龁代替王陵为将,前去赵国主事,结果被诸侯联军大败。秦王大怒下,强起武安君,又遭白起拒绝 秦王使应侯范雎去请,白起再次推辞,还口称病笃。 一次请、二次请、三次请…… 请到最后就是杜邮赐剑,一代名将含恨而亡。 相比于武安君白起的下场,武城侯王翦的选择就要明智的多了。 当时李信战败,秦王政亲自来频阳相请,王翦同样和白起一样,先以病推辞。 秦王政直接来了一句:已矣,将军勿复言。 王翦吓得连忙答应下来,然后乖乖的领兵出征,最终功成身退,终老于家乡。 现在的赵佗,面对的就是同样的情况。 冯无择、屠睢征越大败,损折兵马数万,长沙、东瓯更遭遇越饶威胁。 在这样危急的局势下,始皇帝召来赵佗,并出“南疆需要你”的话。 这已经是一个君王和岳丈,对自己的臣子与女婿所能做出的最低姿态。 答应,就是王翦。 拒绝,就是白起。 二选一的抉择,赵佗自然不可能犯蠢,当场应了下来。 听到满意的回答,始皇帝一直冷冽的面容放松了,嘴角露出笑容。 而赵佗作为兵法大家,在深知无法改变眼前形势的情况下,便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多为自己求得一些利益。 就像当初王翦在领兵出征的时候,一直向君王要田要地,不仅安君王之心,还能借此牟利。 作为王翦带出来的后辈,赵佗同样继承了这个优点。 他在果断的答应下皇帝出征的要求后,借机提出了自己的几个条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