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文脉 (第2/2页)
革这个时代的政治、科技,还要引领文学的潮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作者:赵佗。 除了诗词歌赋外,还有许多名着,赵佗觉得也不能就此失传。 等以后有了空,他要编一部文集,将这些通通记下。 “唉,穿越者的责任,可真是重大啊。” 深感自己肩负着引领华夏文学重任的赵佗,对于这次的征越之战更加重视起来。 打完了这场仗,他要做的事情,可还有好多呢。 在这样的想法中,到了翌日,这支队伍抵达了征越秦军所在的番县。 番县外,秦军营帐连绵不绝。 只是这营帐的模样,和平常大不相同。 就看到平地上支起了许多木架子,形成木制的台面,约半米高。 秦军的营帐就搭建在这个木制的台面上,并非直接在地上扎营。 “越地湿热,又到处都是虫蚁,就算将士们将地面清理过一遍,睡在地上依旧十分潮湿和难受。所以冯将军就仿照越饶建筑,在地面搭建木板,以作隔离。” 话的是蒙恬。 在赵佗南下之前,他和任嚣被命名为两个副将,分别前往长沙和庐江两郡,接掌军务,稳住军心。
其中任嚣因为屠睢的缘故,请命前往长沙,对付当地叛乱的扬越人和南方的西瓯。 蒙恬则是到庐江郡来,接冯无择的班。 因为提前到了一段时间,蒙恬已经基本掌握了簇秦军的情况,正给赵佗做着引领和汇报工作。 听完蒙恬的解释,赵佗微微点头。 从这个干栏式的营地,就能看出冯无择确实是有一套的。 他在越地待了好几年,对这地方非常熟悉,是真正的知己知彼。故而在他的谋划下,秦军在战争初期取得巨大战果,一举拿下闽越。 如果给冯无择时间,他一个人打下百越也不无可能。 只可惜…… 赵佗心里发紧,对蒙恬问道:“热水与熟食的命令可执行下去?” 蒙恬应道:“君侯放心,我到这里后已经下了军令。军中士卒的所有饮水都需烧热方可食用,绝不准士卒乱饮生水。在食物上,更不准士卒生食本地的野物和鱼虾。违令者立斩。” “如此就好。” 赵佗松了口气。 南方寄生虫,主要就来源于当地的水中,以及鱼虾螺蛙等东西的身上。 一旦饮用生水,生吃动物,感染的概率非常高。 将这两样问题解决了,就相当于是掐断了两个大的源头。 如果是在北方草原之类的地方,赵佗这个只准喝热水吃熟食的命令,还不一定好执行下去。毕竟数万饶军队,一日所耗燃料的树木非常大。 在越地就没这个烦恼,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树木,随便秦军怎么烧水都足够使用,这也是喝热水的命令能够顺利执行下去的原因。 不过在赵佗看来,光是从水源和食物上断绝了寄生虫的来源还不够。 毕竟寄生虫感染的方式太多了,比如蚊子就能传播疟疾,让人避无可避。 有冯无择这个例子在前,水蛊寄生虫和疫病是大军出征,第一个考虑的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秦军才敢放心的攻打百越。 赵佗这一次南下,不仅弄出防止寄生虫感染的方法。也同样鼓弄出了一些治疗寄生虫病的手段。 “把军中染了水蛊的人带来,试一试我的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