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攻策 (第2/2页)
僚的韩信站了出来。 这个第一次上战场的年轻人满脸兴奋,向赵佗提出了一条建议。 “上将军,越人虽然撤走,但这围杀的策略并非不可施展。兵法所云: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 “越人虽走,那吾等就制造假象,将其调动起来便是,再现从后绕击的情形。” 着,韩信在得到赵佗的点头后,开始分析起了眼前的情况和他的策略。 闽地向来多山,在后世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除了沿海地区多平原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是崇山峻岭。特别是在这个南方尚未开发的时代,道路情况十分差。 大军想要入闽,并不容易。 秦军攻打闽越,除了海上舟师外,只有两个进军路线。 一个是从庐江郡南下,沿着冯无择之前开辟的武夷山路,进入闽地,杀向闽江流域的闽越王城。 另一条则是从闽北的东瓯南下,沿着越饶老路前往闽江。 冯无择上一次就是从这两条路同时进军,再辅以海上舟师,短时间内就拿下了闽越王城,取得大胜。 同样的战法只有第一次效果最好,现在越人有了防备,两条道路都肯定会多设警戒。秦军如果两路同时进军,恐怕都会遭遇顽强抵抗,没什么优势。
这也是蒙恬之前让殷通拖住越人联军,想要从另一路围杀过去的原因。 随着越饶撤退,此条策略已经无用。 韩信却建议道,他们可以制造假象。 让东瓯方向的秦军假装开辟道路,多举旗号,伪装主力,同时楼船舟师也在海岸相呼应。 然后通过越人向闽越传递消息,就秦军这一次要从东瓯方向大举进攻。 同时秦军在武夷山方向缩减兵力,来印证秦军只从东路攻打的情况。 目的就是让越人判断失误,在秦军偏师大张旗鼓从东路发动进攻时,越人就会受到误导,将主力派去与秦军纠缠。 这样一来武夷山方向的防备,必定大减。 秦军主力就可以在东路激战正酣的时候,从武夷山道中杀进去,直接偷了对方的王城,再进行背袭。 明走东瓯,暗渡武夷。 此策一出,以蒙恬为首的众将点头称赞。 郦食其拊掌道:“韩长史此策不错,越人大多蛮夷,不善思索,只靠着丛林取胜。用这样的打法,定能打他们一个出其不意。” 听到众人夸赞,韩信一张脸都激动的红了。 他期待的看着上将军。 “嗯,此策可校” 赵佗颔首,让韩信越发兴奋。 这可是他第一次献策啊。 不过上将军的话很快响起:“韩长史策略虽好,然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次征伐之前,还是派几个使者前去探探越饶情况比较好,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众将点头,派人探查敌方情况,正是军争应有之事。 郦食其眼睛亮了,他主动请命道:“上将军,不如让鄙人前去,定能为上将军带来越人形势。” 赵佗略一犹豫,最终摇了摇头。 郦食其纵横捭阖的技巧很高,连匈奴单于都能忽悠瘸了。 但南方的越人不一样,相比草原上的月氏和匈奴,他们更加原始和野蛮。 据南越人就有猎头食饶习俗,那可是吃人rou啊,远比匈奴残忍的多。 现在他们正和秦军交战,互有血仇,让郦食其前去,很容易遭遇危险。 “派几个机灵些使者前去便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