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成为文学史的经典 (第2/2页)
,海指迎了上去,双手拍了拍苏文的双肩,感叹地说:“一代新人换旧人,苏文,我现在终于体会这话是什么意思了。不论古代的爱情诗,就说现代的爱情诗,发表出去的,没有十万,也有七八万吧。但是你却让我看到了爱情诗的另外一种可能。简单的意象,却表达出热烈与忠贞的爱情橡树与木棉的形象都很经典,真的” 苏文笑着说过奖了。 海岛插进来问道:“苏文,你这致橡树除了爱情意外,是否还有别的指代呢,还有别的理解吗” “你也许可以把爱情的情字去掉。”苏文微笑着说。 “爱”海岛愣了一下。 苏文耸耸肩,没有说话了。 这当然很明显是一首爱情诗,无论怎么描写,它的形象都是爱情中人。特别是橡树与木棉,那种爱,平等而有力,没有其他歧视,也没有其他顾忌。这正是大家渴望的爱情,也是新时代人类渴望的爱情 但是,如果结合原作者舒婷生活背景,那个动荡的年代,那个文化沉默的年代,再琢磨这诗歌的意思,总让人觉得爱情之外,还能有点别的东西。 比如说爱,少了一个情,却是一种很单纯的爱。热爱生活,热爱爱情,热爱生命,热爱精神,热爱文明,热爱大爱无疆 如果能这样理解,那整首诗又在另外一个高度了,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能这样理解吗也许没必要,但是却可以。 反正苏文是以朦胧诗派的精神内核去想得更多,所以海岛问这个问题,他就可以模棱两可这么说了。
海岛真给他唬住了,一直在琢磨“爱”是怎么回事,以至于现场的再一次沉默他都没有发觉。 学生们又只能沉默了,因为他们忽然发现没有了斗志苏文一下来,就真的没有人敢上去竞争“诗歌之星”的荣誉称号。 刚才徐绕一首改编过的十诫诗与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他们就叫好不已,兴奋得不要不要的,只觉得徐绕要拿下诗歌之星了。 哪想到苏文来一个更完美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还抛出一首形象更丰富意境更美丽语言更经典的致橡树 这么一来,都没有他们什么事了 之前还打算上去让众人听一听他们诗作的人,现在都只能偃旗息鼓了,默念一下自己的诗作,只觉得淡然无味,简直就该扔进垃圾桶里,一点价值全无,真念出来,也不过是污染了众人的耳朵而已,说与苏文的诗作相比,只会惹人笑话。 不想丢人,就只能沉默了。 沉默是可以传染的,大家有的低头数脚趾头,有的抬头看天花板,有的你看我,我看你,就是不说话。 徐绕也知道自己今天输得一败涂地,一脸灰败,默然叹息。他微微抬头去看衣悠然,想知道她是什么主张,却发现她只是苦笑摇头。 这么说来,今晚最闪亮的星辰就是苏文了 也许是为了缓解众人的尴尬与窘迫,海指没有犹豫,直接上了演讲台,拿起话筒就说道:“同学们,今天我没有白来,虽然只有两个人上来宣读了诗作,但是却让我看到了诗歌的多样性与诗歌前进方向的最大可能我非常欣慰,也非常兴奋。其他我就不说了,我很满意能听到致橡树这样的诗作。为什么满意” 海指顿了顿,声音一下子大了许多:“因为这是一首非常有力的诗歌确切地说,是有力的爱情诗注意,是有力,不是力度。是力气的力以往的爱情诗,大多沉湎在爱得死去活来之中,好像眼中除了爱情,就没有其他了。致橡树恰好相反它突破了一般爱情诗的拘囿,写出了一种高大而勇猛的爱情形象。橡树是坚挺的,就连木棉也是火热而有力的。这种爱情诗,能感染人,能感动人,更能同化人。” 说到这里,海指停了一下,组织一下语言,忽然指着苏文以异常高昂的声调呼喊说道:“苏文,感谢你给我们奉献了一首经典的诗歌。是的,是经典我敢说,几十年后,致橡树一样有它非凡的生命力可以感染后来人。它可以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它可以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什么 众人闻言,惊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脍炙人口是文学史的一个经典 这可是当今诗坛第一人的评价呀 就是致橡树吗 那么,他们今天有幸见证了经典的诞生,岂不是也会成为传奇的一部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