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魏文侯和虞人 (第2/2页)
> 《韩非子》没有提酒会的事情,来自天气的阻碍不是下雨,而是刮风! “如果拿《韩非子》和《战国策》对比的话,你们能看出什么?” “加入酒会的戏份,把刮风改成下雨,让阻碍更加困难,由此就可以更加凸出魏文侯为了守信而做出的牺牲!” “韩非子在这件事,专门用两句话概括,【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 “为了说明这个论点,韩非一共说了五个故事,虞人与魏文侯的故事就是其一!” “现在我来问你们,《韩非子》的故事,似乎比《战国策》中更像真实发生的事情,可是司马光在编撰《通鉴》时却采信《战国策》的描述呢?” 李彝笑道:“《韩非子》是法家,司马光这种大儒必然看它不是什么好书了!” “那我问你们,你们觉得韩非这两句话说得有没有道理?”徐鹤问。 此时,周弼和李彝已经完全沉浸到故事中,反而忘了关于吴家的事。 周弼道:“孔子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我觉得韩非跟孔子在这件事上,观点是一致的!” 说到这,徐鹤下马站在山道边看向远方道:“错了,法家的信用和儒家的信用那是两回事!”
就在这时,一直被马牵着走的李成梁气喘吁吁道:“儒家的信用是立国之本,法家的信用是权谋和手段。两者当然不一样。” 周弼和李彝闻言诧异地看向满身是伤的李成梁。 徐鹤也看了李成梁一眼,然后对周弼和李彝道:“他说的对!” “我举个例子,你李彝跟某富商借钱,先借一两银,一天后归还;再借十两银,两天内归还;又借百两银,一个月归还!” “常年累月,你借钱就会还上。” “有一天,你借了富商一万两,说半个月后归还!” “富商依然相信于你,将钱借给了你!你却拿着银子远走高飞!” “这就是法家【小信成则大信立】的弊端!法家的信用,是基于论点之上,很容易出岔子!这就是那书生所言的,法家的信用是权谋和手段。” “而儒家的信用就不同了!” “比如司马光,宋朝借着西夏内乱,打着帮其平叛的名义占领了西夏六寨,西夏叛乱平息后要求宋朝归还六寨!” “司马光就认为,民无信不立,朝廷为了自己的信誉,必须要把实际的利益拿出去!” “因为信誉才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说到这,他看向两人:“同样,国家的法律和工部的条子,都是代表朝廷的意志,在这件事上,如果我跟吴家虚与委蛇,那一方面是自降身份,另一方面也是对国家信誉的亵渎!” “我们都是依靠朝廷才有的今天,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帮着朝廷维护最基本的信誉!” “因为维护它,就是维护我们自己!” 周弼和李彝本来都有些不以为然,但听到徐鹤的解释后,脸上露出深思之色。 以前他们都觉得徐鹤是书读得好。 现在看来,徐鹤所站的高度根本不是他们所能企及。 不远处的李成梁闻言,“咕咚”一声跪在地上道:“铁岭卫世袭指挥佥事李淳之子李成梁恳请徐驸马为我主持公道,我与绣儿两情相悦,并非用强,若驸马能为我解厄,我李成梁愿意一辈子追随驸马,有违此誓,鬼神厌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