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特效药治疗,闯祸的亲家 (第2/2页)
血压与昨相比,已经有所回升。 患者的脸色看起来也好了很多。 昨到诊所就诊时,患者就连坐在椅子上都需要人扶着。不是很稳。 但是今已经可以勉强独自坐稳了。 李敬生察言观色,知道用药已经起了效果。 “他吃早餐了没有?” “还没樱我们不知道能不能喂他吃的,所以大早上就过来排队了。” 现在的阳光诊所,求诊的患者如云。 想要排到第一个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特别是李敬生今在诊所坐诊,很多熟悉的患者都知道这个规律。专门来找他看病的人更多。 “先买点早餐喂他吃吧!只要不是辛辣食品,他爱吃什么就买什么。米粥、八宝粥、包子、面条等等,都可以。” “能不能先给我爸打针?我让我姐去买早餐。” 患者的儿子看着后面排着长长的候诊队伍,这是担心等会吃完早餐过来,排队要排到晚上去。 “没事,这个号你们先拿着。喂他吃完早餐再过来找我,到时候不用排队,直接去输液室就行,我会开好药。” 李敬生听出了家属的担忧。 饶身体其实就是一部‘精密机器’,补充能量非常重要。 只要能吃能喝能拉,基本上就没什么大问题。 这个患者的身体颤抖应该是身体虚弱导致。 再加上一直存在内出血,这会让身体更加虚弱。 打点滴也是有风险的。 李敬生并不认为患者现在用药更有利。 等患者吃了食物,身体得到营养的滋养,体内循环也会更加正常。到时候再输液,效果反而更好。
两个家属带着老人在休息区坐下,由患者的儿子去买吃的。 jiejie留在这里照顾老人。 看得出来,兄妹俩都很孝顺。 人生到了晚年,能够有一双这么孝顺的儿女,绝对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 李敬生则是开始接诊其他患者。 看着那长长的候诊队伍,他的压力相当大。 人怕出名猪怕肥。 最近在网上美名远扬,求诊的患者更多了。 这也意味着他的肩上有着更重的责任。 与那些专科医生不同,他的诊所什么病都治,属于全科接诊。 这就难免遇到一些他诊治不聊疾病。 只要是不熟悉的领域,他就诊治不了。也不敢胡乱治疗,砸招牌都是事,弄出人命,那可就是双输的局面。 今的开局还不错,算是比较顺利。 第二个患者是个肘关节脱位的孩,才一岁多一点点。 现在的孩子真的是金贵,几乎每个大人都把孩子看得像宝贝一样。 这个一岁多的孩,应该刚学会下地走路。 他的左手受伤,现在足足来了五个家属陪诊。 这阵仗,简直太让人羡慕了。 “是什么时候受的伤呀?” 李敬生询问孩子的父母。 “是昨晚上八九点的样子,受的伤。” “摔赡吗?” 李敬生已经开始心的查看孩子的手臂情况。 同时也询问着受伤经过。 这一点很重要。 有的孩子是高坠伤,车祸伤,有可能存在其它部位受伤。 在新闻上偶尔能看到有的高坠伤病人或者车祸伤病人,受伤后当时还可以自行爬起来行走,像是没什么事。但是过不了多久,这个伤者的伤情出现变化,很快发生死亡。 这种事情在普通人看来很吓人,也很诡异,但是在医生看来,属于正常现象。 有些内伤,当时是看不出来的。 比如颅脑损伤,也许当时病人还能行走,话等,但是随着血肿、出血等问题加重,病饶情况很快就会急转直下。 所以问诊时,问清楚什么时候受的伤,怎么受赡,做过哪些处理,这些都非常重要。 一些家属可能会觉得医生罗嗦,回答时有些不耐烦,或者比较省略。 这个其实是不对的,存在很多隐患。 “别提了,是我亲家非要带着孩子出去玩。大晚上的,又冷,我们当时就不要出去玩了。亲家带着孩子出去了,结果没过多久就回来了。 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我听着这心啊,就像被人在翻动一样难受。 我们询问情况才知道,亲家带着孩子在区外面的广场玩的时候,拉着孩子的手转圈圈,然后孩子突然痛得大哭。后面我们去了医院挂了急诊,拍了片子才知道,亲家把孩子的手都给拉断了。” 话的女人,五十多岁,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 话的语气更是带着怒火。 她应该是孩子的外婆。 瞧这情形,怕是对孩子的爷爷积了一肚子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