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奠基 (第2/3页)
荀老先生默默颔首,心道“还挺机灵……”而后继续肃声道: “这世上,万事万物,千差万别,蕴含在事物中的大道,也复杂多样,变化万千……” “这些大道,显为阵纹,归为阵法,便衍生出诸多截然不同的阵法体系……” “混沌、两仪、三才、四象,五孝八卦、六合、七星……” “这是八类,源远流长,传承久远,脉络清晰,阵理显着的阵法门类……” “下面我一一进行讲解……” …… “混沌两仪,这两类阵法,是古阵法,乃上古修士,最初从地大道中,归衍显化出的阵法。” “这类阵法很老,构造形式简单,但内含的阵理,又极复杂,符合大道至简又至深的道理。” “因为形制简朴,乃至简陋,简陋则晦涩,现在的修士,很难去理解。” “形简意赅,参悟时所消耗的神识,更是海量,而且苦心思虑,还未必能参悟到什么……” “也正因如此晦涩,既难学,又难解,更难传承,所以混沌两仪类的阵法,渐渐失传了。” “现存的一些阵法,也是只鳞片爪,被各道廷或各世家珍藏研究,但很难系统地去学了……” …… “三才阵法……” “有些弟子,初学阵法之时,可能学过‘三才阵’,但那只是启蒙之时用的,较为粗浅,甚至连皮毛都不算。” “换句话,那是道廷的一种,基础阵法的启蒙‘定式’……” “真正的三才阵,事关‘’、‘地’、‘人’三才,格局极大,衍生极广。” “但你们阅历有限,年纪,不可能体会到,乾道之无穷,坤道之厚德,壤之诡变的……” “更别三才合一了。” “我到这,你们应该也能明白,地人三才,不是一般修士能考虑的东西,这是道廷统摄下的学问……” “所以,三才阵的核心传承,被道廷严格把持,是不外传的。” “除非你们将来进入道廷,或者进入道州,接触到道廷高层,否则是学不到三才阵,真正的精髓的……” …… “四象阵法……” “比较特殊,是九州以南,蛮荒之地,那些荒族修士,世代相传的阵法。” “这类阵法,与一些血脉特殊的妖兽有关。” “阵纹形制,也更像兽纹。” “兽者,近妖。五行八卦阵法没学深,没学透之前,最好别学四象,否则容易心性偏颇,失了人性。” …… “五行阵法,这便不必多了。” “五行,是修界最普遍,也最适用的阵法类型。” “上古之时,五行阵法便有发源,但初始之时,甚为微末,后来经历代修士钻研发展,如今才有如此大规模和如此多的五行阵式。” “对五行阵法发展,贡献最大的,是昔年的五行宗。” “只不过可惜了,五行宗突然没落,残存的几脉,偏居一隅,不思进取,碌碌度日,也难有之前的显赫……” “可即便五行宗式微没落,近乎销声匿迹,但五行阵法,却推而广之,遍及下九州,广泛应用到各种修道门类之汁…” “只是一些核心的传承,估计还是后继无人了……” 荀老先生有些惋惜。 墨画眨了眨眼,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五行宗的老底,那道“五行源纹”,现在就在他身上。 五行绝阵,他也学会了。 但他肯定不能出来。 “闷声发大财……” 墨画默默告诫自己。 荀老先生惋惜之后,继续道: “六合阵法……” “这个阵法,有些特殊,可简单分为两类,一类是偏重玄学的阵法,讲究阴阳相契,干相合;另一类是六爻类阵法,三阴三阳,卦爻相生……” “六合类阵法,比较冷门,尤其是六爻,一旦出了岔子,很容易心神失常,被未知的魔邪神,种下魔念,从而堕入魔道。” “六合阵法,轻易别学……” …… “而后是七星阵法……” “七星阵法,是依据北斗枢、璇、机、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格局,凝练象星纹,从而构成的阵法。” “道廷七阁,便以北斗七星命名。” “所以,七星阵法的正统传承,在道廷中央的七阁,以及与七阁并立的钦监。” “这类阵法,洞察象,衍算机,学到精深,可掌控星象之力……” “不过和三才阵一样,这种属于道廷机密阵法,你们此生,大概率是没机会学的,而且即便学了,估计也学不会……” “而且七星阵,涉及象和衍算,极其艰深,这就根本不是一般修士,乃至一般阵师能参悟的。” “当然,也不必担心。七星阵法,虽然重要,但也偏门,一般阵师学不到,所以也不在阵师定品的阵式范畴之内。” …… “最后,是八卦阵。” “五行八卦,尤为重要,适用广,效果好,威力大,是阵师定品,必考的两类阵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