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观望风向 (第3/3页)
id='gc2' class='gcontent2'> 当然,如今各地造反的,也都是那些苗人。 这些苗人原本都只是普通平民,虽然有几分悍勇,但论起兵员素质,基本也就相当于陆渊挑出来的三千乡勇,应该也好不到哪去。 他带着五千兵马去救援新化县,解围的成功率,还是很大的。 “但反正都是朝廷郡县,我那么着急去救干嘛?” 这一日,结束了新兵训练,陆渊再一次打发走了崔知府催促出兵的信使后,心中这般想着。 虽然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在这场五毒教叛乱中,浑水摸鱼,大捞好处。 但陆渊何等稳重? 先前的推测,也只是推测而已。 在没有亲眼看明局势变化前,真让他就出兵平叛,做那个出头鸟,那是断断不可能的。 所以新化县要救,但不是现在救。 最起码得等那位武安侯白梦阳抵达洞庭郡,接管了郡中大局之后,才能动兵。 到了那时,郡中局势如何,朝廷赢面是优是劣,这场叛乱是大是小,也就很清晰明了了。 届时作为拥兵五千的军头,陆渊大可根据局势的变化,来选择自己的行事方向。 进可攻,退可守,这才是用兵之道。 什么? 要是新化县撑不到那时候,就被那些叛军攻陷了怎么办? 攻陷就攻陷了呗! 反正地盘也不是陆渊的,那是朝廷的。没了就没了,对他而言根本不在乎。 说不定新化县被攻破了,还能进一步刺激郡府方面,让他们给自己放开限制,允许扩军呢? 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还当了个将军,那不玩手养寇自重,陆渊总觉得都对不住自己辛苦爬到的这个位置。 而且陆渊不出兵的理由,也很理直气壮。 地方武备荒疏,府兵新建,县兵更是不堪战,才被裁撤了大半。剩下的都是些乡勇民兵。 就这么个烂摊子,你让谁来,不得先准备一下军备,才敢带着去上战场。 不然要是平叛输了,丢了这五千大军。 那到时被围的,可就不是新化这个小县城,可是直接被叛军围了邵阳府了。 要知道,如今包围新化县的苗人叛军,那可是号称足有上万之众的。 五千对一万,两倍的差距。面对的又是苗人这种与悍勇出名的蛮人,谁敢拿自家大军的存亡去赌? 只要你敢说一句,自己担了这个责任,那陆渊二话不说,立刻就敢发兵。 而现实,自然是没有的。 哪怕连崔长青这位知府,也不敢说当下这个责任。倒不是他畏惧罪责,主要还是担心此战输了,会真的牵连到府城。 倒是他身死是小,连累府城丢了,那才是罪过大了。 所以任谁来,陆渊都把这个理由抬出去,堵对方的嘴。 事实上,效果也很不错。 最起码崔知府虽然催得急,但也知道轻重,没敢直接强令他出兵。 显然也是清楚,如今才刚刚组建的平叛大军,确实是不怎么堪战的。 而借此机会,陆渊也在一边练着兵,一边观望着外面的风向。 …… 原本对于大越朝廷诸公而言,弘道四年,应该是个好年份的。 因为就在去年年底,静海国就被攻灭平定了。 原本吞噬朝廷钱粮的三个无底洞,顿时就被补上了一个。使得今年朝廷财政的情况,大为好转。 然而这种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太久。 因为紧跟着就在弘道四年,二月二十三日,洞庭郡传来消息,一直镇压该郡的武阳侯李轨,竟然被贼蜀伪帝李雄与五毒教合谋,给刺杀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 五毒教这个叛逆分子,竟然不知什么时候,就诞生出了一位先天。 然后还不等朝廷消化,武阳侯被刺身亡的这个凭空惊雷,到了二月二十五日,洞庭郡又有消息传来。 郡内十府之地,在武阳侯被刺杀后,没两天,就有祈福之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苗人叛乱。 根据地方府县传上来的消息,它们境内叛乱苗人,少则有三五万众,多则竟有十万众,整个境内的叛乱苗人,加起来竟有五六十万之多。 朝廷诸公自然是不信这个数目的。 整个洞庭郡的苗人,算上男女老幼,也不过百来万,怎么可能有五六十万的叛军? 难不成他们连女人都拉上战场了吗? 这也太过夸张了。 苗人再怎么悍勇,也不至于悍勇到妇人,都要上阵厮杀的地步。 地方官员夸大贼人数目,以掩饰自身过错,向来都是官场习俗,朝堂诸公都是从下面升上来的,自然深暗此理。 但纵然没有五六十万,打个对折再对折,一二十万的苗人叛军也是有的。 而这,就足以让诸公们心惊了。 哪怕这些都是乱民,不是久经训练的军队,但以苗人悍勇的习性,一二十万的叛民,也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目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