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出征平苗 (第2/3页)
如今大越所面临的灭国之危,也将瞬间迎刃而解。 ‘只希望那些梁人,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我越国灭了,周人来夺了南土,便能从西、南两个方向,夹击梁国。 到时梁国两面受敌,覆亡之期,也不远矣。 可眼下,纵观全国,也就只有陆渊这边的几万兵马,能拿来支应一二了。’上官广白心中这么想着。 朝廷兵马捉襟见肘至此,也只能如此屈辱了。 而这时,陆渊也保证道:“放心,只要我的两个条件能实现,出兵不过等闲事而已。” “那便这么说定了。”上官广白最后确认。 “说定了。”陆渊郑重点头。 谈妥了此事,三人间的气氛,顿时好了许多。 陆渊再面对上官海月,脸上也多了以前的笑容。 上官海月也重新打起笑颜,如过往那般继续亲近他。 只是军情紧急,在确认了陆渊出兵的条件之后,上官兄妹只是在这里留着吃了顿饭,然后便匆匆离去,返回向自家父亲复命了。 不管是一百万两银子,还是严望秋这位先天宗师,想要调动批复,他二人说了不算,得有他们父亲作出决定才行。 而今局势艰难,能早一日办妥这些条件,让陆渊早一日出兵,对上官明来说,都是件大好事。 上官兄妹可不敢耽搁。 …… 送走了上官兄妹,当天下午,陆渊便召集众将,宣布了大军很快便要出征的命令。 如今他军营之中,老卒有五千,训练了半年的新卒有一万五千,练了两个月的纯新兵有三万两千,加起来共计五万两千人。 这诸多兵马,有多少战力先不去讲。至少人马拉出去,气势是有了。 好歹也是五万人,而且都是精壮男子. 这些人按照陆渊的募兵条件,只要能招入军中,哪怕是新兵,也基本都会一两手武艺射术的。 有着这些底子在,便不能说他们真的不能打。 “那些苗人兵马,原先也不过是山民而已。一些甚至连山民都算不上,干脆就是种地的。 论起兵马素质,还真不一定比我更强。” 陆渊对于自己手底下的兵马,还是挺有信心的。或许去打那些朝廷精锐,或者周人精锐,根本不是对手。 但打起同一档次,甚至还比自己更差的苗人,却是半点也不虚的。 这是以往数次暴打苗人,所带来的心理优越感。 唯一令他有些顾虑的,也就是苗人那位先天宗师,圣女蓝彩儿罢了。 可如今,蓝彩儿的威胁,也将被严望秋给抵消。 这位严老宗师年纪虽然大了,打不动了。可蓝彩儿也只是新晋宗师,不一定有多强。 有老宗师守着,陆渊还真不虚蓝彩儿。 所以此时既然与朝廷谈妥的条件,那么陆渊也认真的准备了起来,打算好好会一会那些苗人了。 先前上官广白说的不错。 真让周人渡江,这对陆渊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就只是会丢失邵阳府、庐阳府这点,就让他很难受了。 没了自己地盘,他怎么去修行太平道书? 仙法摆在面前,却无法修行的痛苦,陆渊已经难受了十几年了,可不想再继续难受下去。 而且如今邵阳府一直被苗人攻打,已经丢了五县半府之地,也确实到了该救的时候了。 “那些苗人嚣张至此,还真以为我奈何不了他们。这次便让他们瞧瞧,我陆渊,可不是他们能随意欺负的。”陆渊眼中闪过一道冷意。 这般想着,布置完了出征事宜后,他便出了军营,往府城而去。 五万大军出征,每日耗费的粮饷,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筹备军粮,征调民夫运输,这些都需要地方官府支持。 同样的,陆渊带着大军离去,庐阳府这边的地方守卫,便只能靠这里的府县民团了。 因此这边的防卫,到时也只能靠庐阳府地方自己。 庐阳府南边的阳山府,还有三万苗人盯着,这可是一大股威胁,这也是很大的麻烦。 以上这些问题,该怎么应对,不可能陆渊自己拍脑子一说,就定下来的。 还是需要和孙思文这位知府商量着来。 …… “庐阳防务,这点不需担心。” 府衙内,陆渊找到了孙思文,说明了自己即将率军出征的消息,还有那些顾虑后,这位好友这般答道:“去年一岁以来,有着陆兄帮助,如今府内各县民团都已完备。 再加上新来流民,本府户口渐丰,已经恢复了战乱前的局面。 现在只要有需,庐阳随时可动员出来三万民团。再有两千府县兵作为骨干,阳山府那三万苗人,根本不足为虑。 只是这样一来,我这边能抽调出来,协助转运粮草的民夫,数量变大为不足了。 想要抵御三万苗人,府中最少也要准备两万民团,所以地方上,最多只能抽出一万人作为民夫。 这些人怕是不足以供应大军后勤。” 孙思文说到此,也不免有些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