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都督郡南 (第2/3页)
br> 也是孙思文权限范围内,能够任命推荐的官职。 其它县尉、指挥使,这种一地武职之首,则属于军队体系。向来都是由陆渊挑选军中人员,分派到地方,出任要职的。 地方文官根本插不了手。 不过即便如此,能有个官身,对于众多随从来说,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了。 故而人人道:“能跟着府君,真是我等幸事。” 孙思文指着他们,失笑一声:“你们啊,我看是能做官,才是幸事吧。” 不过这也只是笑骂,说完之后,便没再多提了。 经此一遭,众随从们,对于自家府君未来,也不由越发有着信心了。 因此回去路上,一个个百般积极,拿出了比以往十二分的精神,用心的做着事情。 孙思文暗暗看在眼里,心中也在不断观察留意,自己随从护卫中,哪些人是可以拎出来,放到外面出任官职的。 作为监管三郡的政务之首,他当然需要一些可信之人,帮着做事。因此在地方上培植一些亲信,这其实是很常见的事情。 相反,不这么做,才显得奇葩。 不然你连一个可信之人都没有,靠什么来监督官员,靠什么来推动政策,靠什么来做出政绩? 不群不党,听起来是清流正直的好官。 但这种好官,往往也做不成事。 对于国家而言,还真不一定是好事。 结党可以,但不要太过营私,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一个好官了。 一路用了三天时间,紧赶慢赶,孙思文终于返回了庐阳城。 然后他在府衙内歇了一晚,顾不上与自己妻儿多多温存,第二天便召集府城众官员,宣布了陆渊的命令。 将在邵阳、庐阳两府官员之中,进行一次大选拔。 凡是优秀被选中者,皆可官升两级,调任刚收复的南三府,充任要职。 考试综合了以往政绩,官声评价,还有个人笔试,将为期一月,最终挑出合格者。 此消息一出,顿时引得众多官员大为亢奋。 这可是连升两级呀。 按照正常升迁速度,一个官员想升两级,哪怕每年政绩评优,最少也要花上六年时间,才能升上两级。 可实际上,没有背景,没有机遇,极少有官员,能六年升两级的。 就更不用说,在南三府这种百废待兴的地方,只需用心做事,不需多久就能做出政绩。 而有着这笔履历在,日后再升官,可不就轻松许多了吗? 所以若能通过考试,无疑是对许多没有背景门路的人,一次改变命运,飞黄腾达的大好机会。 甚至对于那些有背景的人来说,能一下节省六年时间,这也是平日里都很难碰到的机遇了。 故而,得知此消息之后,庐阳府百余官员,都不由高呼平西将军仁德。 差不多的时间,在邵阳府那边,同样收到了陆渊传令的崔长青,在一阵长叹之后,也召集了府内官员,宣布了此事。 然后,两府官员感恩之后,就开始欢欣鼓舞,积极筹备着这次选拔考评了。 这次官员选拔,主要是挑选南三府从八品以上的官职。 这个品级的官职,整个南三府,加起来也才不到百人。 可参与选拔的官员,却超过了三百。 这也就是说,差不多四个官员中,才有一人能被选拔出来,连胜两级。 竞争堪称激烈了。 当然,那些选拔的人调任别府之后,两府内部,也自然会空出一些位置来,同样也能让其他落选的人,得到一些提升。 总归来说,所有人都能落得个好处。 但这点小好处,又拿比得上大好处? 所以凡是有点志向的,如今都在努力了起来。 而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当然是趁着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多做出些事情,多提升些名声,多熟悉点政务,为考核做准备了。 于是邵阳、庐阳两府,当地士绅百姓们,很快便发现,原本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竟出奇的勤快了起来。 原本拖拖拉拉的地方工程,瞬间像抽了鞭子的驴一样,被官老爷拉着,迅速的转动起来。 原本堆积已久,没多少人搭理的诉讼,也瞬间有县官出来,给百姓申冤做主。 地方上一些小偷小摸的盗贼,也被官府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短短时间便抓获了无数囚犯,把监狱都填了个满。 …… 以上诸如此类,简直不知凡几。 由此可见,升官对于这些官员而言,是多么的有吸引力。 两府官员,被陆渊这条升官的萝卜吊着,瞬间如同转动的机器,一路向前,高速运转了起来。 时间,也就在这样的忙碌中,很快来到了弘道六年四月初十。 这一天。 阳山府衙内,宽阔的大厅中,陆渊坐于上首主位,下方近百官员按照品级高低,各自齐身排列,齐齐朝着他行礼。 “下官等见过平西将军。” 一声整齐的高呼,便确定了彼此的主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