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再斩先天 (第3/3页)
,顶多也就万余残兵,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更何况,我还有后手。” 白梦阳目光望向远处,那是北方,是襄阳城的方位,迎着中午炽烈的阳光,不由自语:“信使前几日,应该就已经抵达长沙王处。眼下就看这位让人心惊的后辈,能给我带来什么惊喜了?” 站在长林县的城头,这位武安侯心中,又是期待,又是忧虑。 …… 襄阳城南二百里处,石梁山。 陆渊站在山林中,看着下方从官道上,仓皇逃去的百余名周兵,不由道:“这应该是第三批周人了吧?” 旁边跟着的一个将领道:“回大王,是第三批了。” 陆渊点头:“有这么多周人溃兵,从丹阳方向逃回来。看来前线丹阳战场,周人已败,武安侯先前传信于我,让我看住此处,果非虚言。” 旁边将领道:“周人应该是败了。不过一连三波溃兵,都只有百余人。我等守在此处,也不知能不能等到大鱼。 别大鱼没守到,还放过这些小鱼,这就白忙活一番功夫了。” 陆渊闻言,不由笑道:“无妨。我已令人,在石梁山后百里外,一共水陆三条道上分别设伏。 这些周兵从这里过去了,后面还有好几道埋伏,他们逃不了的。 我们这处主力所在,是用来埋伏大鱼的,此时可不能暴露。” 前几日,陆渊收到白梦阳的信,说联军近日内会发起勐攻,打算一举击破当阳城。 让他在这后方布置一下,拦截那些周人逃兵。 得到信后,陆渊立刻便留杨景在襄阳城外,领着兵马,继续围困此城。 而他本人则领着一万战兵,南下石梁山,于这一带设伏。 如今等了四五日,总算是等到了周人溃兵。 不过先前过去的,都只是百余人规模的溃兵,人数太少。根本不值得他亲自领着,埋伏在石梁山附近的五千主力动手。 这些溃兵,自有后面埋伏的数股人马料理。 陆渊真正看上的,还是周人的主力。 ‘这次不趁着这个大好机会,捞个万余周兵,那才是白来一趟了。’ 他心中这般想着,随后便见远处大片烟尘升起,前方官道上,一条长龙往此而来。 “吩咐下去,大鱼来了,都给我准备!” 见此一幕,陆渊倏的起身,立刻下令。 瞬间,附近两侧山岭,五千余伏兵张弓搭箭,举石檑木,随时准备动手。 …… 大军簇拥中,张蝉衣坐在一辆平板马车上,脸色白的吓人。 两日前,他再次与白梦阳一战。 本就深受重创的他,再与那位武安侯交手,自然远非敌手,只是撑了片刻,便吐血而逃。 而此次受创,令他一身伤势,变得愈发严重。 如今体内多处经脉断裂,甚至右手臂骨粉碎了,不能再用。 浑身真气,也因为经脉阻塞,能用者不过十之一二。 这种种伤势下来,这位前柱国大将军,先天宗师,可以说一身实力,保存连十一都不到,可以说是虚弱至极,凄惨无比了。 但就算是如此虚弱,张蝉衣还是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在逃出长林县后。又在襄阳府南部几县,收拢了当地留守的一些驻军。 最终与他一同逃出来的残兵汇合,整编出了近万兵马。 此时张蝉衣便带着这些好不容易留下的家底,打算撤回襄阳城,帮助守住这座南方重城了。 “唉,经此一战,我军损兵十余万,还战死了一位柱国大将军。国朝受此重挫,没个十年,怕是难以恢复元气了。” 坐在车上,张蝉衣一边咳嗽,一边用仅存左手捂着嘴,掩藏着其间的血迹,同时心中忧虑着想着国事。 然而后就在这时,周围顿时一声爆响。 两侧山岭间,顿时金鼓齐鸣,木石乱落,箭失飞来。 一声声呐喊,从山上响起。 而山下正在通过山谷的周人士兵,猝然遇袭之下,本就士气低落,人心惶惶,他们顿时军心大溃,朝着四方而逃。 “站住,都不许逃,都给我留下来杀敌!” 张蝉衣见此一幕,顿时目眦欲裂,整个人一个飞跃而起,横在半空,一身白光耀眼,仰天怒吼。 然后,还不等他收拢兵马,抵抗突袭。 远处一道赤红光芒飞来,烈火耀耀,同时耳旁一道雷响,瞬间充斥了这位柱国大将军的心灵。 红白两色光芒碰撞,天空火焰与白光交织,期间又有雷音生起,甚至看到黄色尘土流露,短短十数息后,这些异象又消失。 而后陆渊立于半空,双手提着一具已经有些破碎的尸体,看着下方众多周兵,大声喝道:“尔等主将已死,丢兵卸甲,降者不杀!” “丢兵卸甲,降者不杀!” 他会下众多将士见此,一个个不由士气高涨,大声齐喝。 而那些周兵,见到连张蝉衣都死了,心中再无丝毫抵抗意志,全都扔下兵刃,跪地求降。 弘道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长沙王陆渊于石梁山设伏,当场阵斩周国前柱国大将军张蝉衣,然后收降周人七千余,再得一场大胜。 至此,自归连云后,周人又一位先天宗师殁于他手。 同月二十五日。 与张蝉衣自当阳突围后,受命前往襄阳郡西南竟陵府一带,收拢当地兵马的李烟景。 在数日努力之后,终于领着沿途收拢来的两万余兵马,撤回了襄阳城。 二十七日,白梦阳领着七万大军,与陆渊会师于襄阳城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