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5章神武三年 (第2/3页)
> 两人之间的情谊深厚,真的是除了孙思文外,再无一人能及了。 就算是如今给他生了两个孩子的蓝彩儿,或者是长子陆贺、以及新起名的次子陆昊,都比不了的。 人的感情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你就算是我的血脉骨rou,同床妻子,那比不上的就是比不上。 孙思文与周青,那是跟着陆渊一起从微末到发迹,从低谷到辉煌的。 相识于贫寒,奋斗到富贵。 若无两人相助,陆渊如今别说雄踞三郡,一地称王了。怕是如今还躲在哪个小城,或者山沟沟里,为如何突破一流发愁呢。 世事际遇,接在三人的情谊间了。 也正是因为此,所以当收到周青的信件之后,陆渊当即放下了国政,也放下了陪伴刚刚生产不久的蓝彩儿。 第二天就收拾行装,独自一人星夜兼程,悄然赶往襄阳郡。 突破先天的事情,虽然只要各项要求满足了,那么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不会有太大风险。 但没有太大风险,终究还是会有风险的。 而且突破先天,失败的概率也很大,没一个有经验的人在旁边盯着,陆渊实在不放心。 事关自己弟子的道途,也关乎楚国的未来,他还是要亲自看着最好。 …… 在路上赶了将近十天路,在八月中旬的时候,总算抵达了襄阳城。 到了城中,陆渊没急着去见周青,而是在城里好好观察了一下,最终不由满意点头。 襄阳不愧是天下名都,一郡之首。 作为紧邻汉水的大城,又有长江与汉水之间,冲积而出的江汉平原供养,整个襄阳郡可谓是富庶至极。 哪怕如今襄阳郡一分为三,其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也就是江汉平原大部被宁国朝廷控制了。 但靠着剩下的西部三府以及襄阳府供养,以及襄阳郡处在南北航道的便利,依旧使此地保持了极大的富庶。 就如此时。 城中人潮涌动,摩肩接踵,来自天南海北各地的人,汇聚于此城商肆之间,好不繁华热闹。 “根据朝廷最新的统计,襄阳郡的首府襄阳府,有着八万户,四十万口。但从这城中人流来看,这户数还是说少了啊。” 陆渊坐在酒楼间,看着窗外街道上,一眼看不到尽头的人流,心中慨叹。 他也不知道,这多出来的人,是来自天下各地的商旅,还是地方官府瞒报了。 但考虑到自己两位弟子,周青与张佑都在襄阳,有他两人盯着,应不至于有地方官敢欺瞒自己。 那这多半就是前者。 天下各地来襄阳做生意的商旅太多了,所以才导致这里的户口,看上去比正常的要多。 而这又说明了一件好事。 “看来今年的关、商税,又要多收许多了。” 朝廷的收入更多了,能养的大军就更多了,能做的事情也更多了。 最最重要的是,楚国昌盛了,自己能收获的气运也就更多了。 这些好处,实在太大太大了。 这里需得提一嘴。 从弘道七年开始修炼太平道书起,差不多五年时间下来,随着楚国接连扩张,国内各种军政改革落实下去,陆渊聚敛的气运,每年都在以一种爆发式的速度增长着。 而这种爆发之下,他的修为也愈发精深。 时至如今,早已超过了先前那位安丘真人,迅速朝着凝聚一气的境界迈进。 而照陆渊的感受来看。 自己修为距离凝聚一气,应还有小半路程,大概还要个两三年时间。 两三年后,他便能抵达六大道脉道主的境界,成为这世间最强的那一批人了。 当然,虽然突破了凝聚一气的境界,陆渊只是新晋,前两年内,应该还是比不过那些道脉道主的。 但没关系,以太平道书修炼的精进速度,在他使劲的氪命之下。 这点差距,也就两三年便能追上,问题不大。 不过此时不谈这些以后的事情,就说陆渊如今的修为。 以他估计,也足以媲美先天第二境,甚至在第二境的宗师中,也属于强者了。 最起码,此时让他在面对昔日的武安侯,陆渊已经没了丝毫的忌惮畏惧,自觉自己应有较大,把握将对方诛于自己道术之下的。 这份改变,相较于当初参与北伐,自己初次面对武安侯时的忌惮三分,不可谓不大。 而这一切,皆是修炼太平道书后,所带来的变化。 也正是因为有这份实力,所以陆渊才在看到大长和国发生内乱后,心生吞并对方的野望。 不然换做别的国家,看到一个坐拥两郡,与自己同等体量的大国内乱。顶多也就是想想能否趁机占点便宜,吃下几府地盘。 又有哪个会生出这种妄念,竟想要一口吞下对方。 真不怕吃撑了吗? 不过如今。 自己实力已达先天第二境,而弟子周青,也马上要突破先天。 楚国的高端战力,可以说瞬间膨胀了一倍有余。 以这等体量实力,自然可以多做些谋划,吃下更多好处了。 别的不敢说,从大长和国中吃下最少一郡,陆渊还是有这个信心的。 “此时,便看小青什么时候能突破了。” 陆渊自语一句,然后举起酒杯长饮而下,留下几钱碎银,便转身出了酒楼。 …… “弟子拜见师父。” 总管府内,当周青看到突然出现在自己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