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这醋,值得去蹭碗饺子。 (第2/2页)
速。 所有人找好状态,练了几遍后。 便直接开始录音。 录音棚内,几乎所有能够发出多余声音的服装,装饰,都被撤掉。 所有人屏息凝神,不发出一丝额外的声音。 全员带好了属于自己的返听耳机,时刻准备开始。 李景霖走在指挥台上,戴好音量平衡的总耳机,对着各位首席点了点头。 众人没有说一句话。 李景霖的指挥棒举起,落下,音乐便顺顺利利的展开。 随着李景霖不同的手势。 握拳捏紧,轻轻放松,具有力度的点击断奏。 音乐不断的稳步变换,前行,毫无纰漏。 当录制结束以后,录音室的师傅都根本不敢相信。 一首曲子,竟然会录制的如此顺利。 整个过程,完全就是. 他们来了。 练习一下,热身,开始录制,搞定。 他们走了。 “.” 直到李景霖调制完细微的音量平衡,已然开始进行混缩的时候,录音师才反应过来。 看了一眼李景霖。 录音师今天真的是被开了大眼。 “好家伙,这就是国字号的选手吗?” 这爱乐,以前也合作过啊。 就录音室这玩意,那真的是人人平等。 甭管你多么NB的乐团,来到录音室,不过上几遍都未必能结束。 好家伙。 一次过。 单人的神仙见多了,爱下凡的也不是没有。 但这成建制的神仙是真没见过。 同样作为音乐工作者,录音师自然也是知道,一个乐团的下限,看乐手的个人实力,但一个乐团的上限,则是看指挥。
很难想象,这指挥到底是用了什么玄幻能力,能把乐团给带到这么离谱的程度。 “我知道他是李景霖,但就算他是李景霖,这特么也有点过分了。” 强,不可怕。 可怕的是,他强,还可以带着别人一起强。 拜托,这可是一个标准建制的西洋乐团! 这么多人,能给统筹成这样,这已经不是啥实力的问题了。 “哼哼~” 李景霖倒是不知道身边录音师的内心活动。 哼着歌,等待着混缩结束。 当然,就算知道,估计也就是笑一笑。 这并不是源自于自己有多强。 就如任何行动都需要有一个纲领一般,当整个群体在本就有默契的前提下,目标完全一致,理解完全一致,情绪也完全一致的情况下. 是很容易就能拧成一股力量的。 这样的状态的确可遇不可求。 但这首乐曲很特殊。 这是一首崭新的,情绪展现形式十分现代化的红色乐曲。 虽然通篇运用的只是管弦乐,但依然给人强烈的现代风气。 如果有国际音乐评论家能够提前听到这首曲子,一定会高呼买噶。 众所周知。 严肃音乐管弦乐的作品,目前国际上分为两种。 一种是传统性质的,古典的,纯粹严肃音乐作品。 一种,便是商业化,流行化的“好莱坞式”管弦乐风格。 但李景霖所表现出的,与这两种类别的音乐,完全不同,彻底不同。 并不古典,并不传统。 甚至你单听的时候,其实很难将其与“古典音乐”联系在一起。 可也绝对不是“好莱坞式”的风格,并且相距甚远。 开宗立派不至于。 但完全可以说,李景霖从汉化的西洋音乐中,从前辈红色音乐家们打下的基础之上,完全走出了一种独属于自己风格的音乐。 录制很快就结束了。 接下来,是运用在电视剧中,以及发行。 这些事情,就不需要李景霖担心了。 但殊不知。 在发行过程中。 李景霖的这首新作品。 在上面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实际上,对于红色精神的宣传,有时候也是比较头疼的,这样的宣传,十分需要一些合适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各种文艺演出,还是现如今,最容易展示给年轻人的互联网。 上面对李景霖的关注不言而喻。 虽然说“为了一碟醋,包了一盘饺子”很有点荒诞讽刺的意味。 不过,实际上,在文艺界这边,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有些作品真的是优秀的掩盖不住光芒。 正如这次李景霖交到上面审核发行的《觉醒年代》主题曲一般。 在反复听了三遍后。 便被某位审核单位的大佬觉得. 这首曲子,完全能够胜任任何文化活动的管弦乐演奏中。 完全就是一首非常完美的常备曲目! 这碟“醋”,实在是很想让人为此包一顿“饺子”。 当然,直接包饺子或许有点浪费,但 刚好,准备包饺子的单位,可绝对不少,加个节目绝对没问题。 起码,这碟醋,绝对值得蹭上一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