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毕业答辩,我将对学生重拳出击。 (第2/2页)
> “啧。” 轻轻摇了摇头。 最近。 不只是李景霖。 廖常勇明显感觉得到,整个小提琴专业的画风都有些变了。 是好事! 因为,更加具有生命力,更加具有朝气,艺术最忌讳的便是死气沉沉。 但. 其他的老师,从精神状态上仿佛也多少受到了一些影响。 有这样的系主任带领. 小提琴专业未来或许会变成上沪音乐学院中,一个十分奇葩且独特的专业。 离开办公室。 李景霖赶往答辩教室。 时间确实很紧张。 今天答辩完毕,需要对之后的工作进行一个统筹安排。 然后,今晚便赶往京城。 待到明天,和乐团恰接以后,迅速赶往审核地点,进行预演。 “哟,李主任,来啦!” “李主任,快坐快坐!” 几位老师看到李景霖到场,笑呵呵的招呼了起来。 李景霖眼皮子跳了跳,感受到了廖常勇在听到“我最敬爱的院长大大”时,那种奇怪的感受。 但,和廖常勇不同。 李景霖. 可以不要脸啊! 于是。 李景霖仰着头,踱着方步,微微点头。 “嗯嗯嗯,工作做的很好!” “?” 几位老师对视一眼。 差点没憋住。 “有喝的没?” 实话实说。 李景霖只是想单纯开个玩笑,装波B,过把“大老板”的瘾。 但万没想到。 小提琴专业的陈俊教授便笑哈哈的抵来了一罐可乐。
“那必须得为我们最敬爱的李主任,准备好他最喜欢的冰可乐啊!” “?” 接过可乐。 感受这罐可乐冰冰凉的手感。 李景霖直接愣住了。 好家伙,好家伙啊! 这帮人怎么会变成这样? “喀嘁.” “嘶嘶嘶” “吨吨吨~” “噶~” 喝上一大口,冰冰爽爽。 李景霖硬着头皮点起头。 “嗯嗯,你们有心了。” “?哈哈哈!” 周围的几位教授大笑的摇了摇头。 自从李景霖来到小提琴专业后。 大家都逐渐变的有些不正经了起来。 这倒不是李景霖带歪了大家,单纯是因为李景霖能让大家打开开关,放飞自我。 说的好像谁是个正经人一样。 严肃死板你还搞什么艺术? 那只是给学生看的,毕竟自己也是个老师,在学生面前得有老师的样子。 “行了,别闹了,学生要来了。” “咳咳!” 随着几声轻咳。 大家全都正襟危坐起来。 只有李景霖桌面上的可乐瓶,在一众保温杯中,显得有点突兀。 很快。 答辩开始。 参与答辩的学生,可不只是许欣与刘晨阳,还有其他的学生。 待到学生们进入教室,助教打开了各自论文课题的APP后,答辩正式开始。 台下的学生们看向前方的导师。 不免有些紧张起来。 许欣和刘晨阳还好,其他的学生看到李景霖,那确实免不了有些紧张。 家人们。 谁懂啊。 物理专业毕业答辩的评审老师是爱因斯坦。 “嗯张超同学,你的论文题目是《从西方音乐作品的角度,分析西方音乐家眼中的华夏》.所选择的作品,是从普契尼的《图兰朵》中的选段,以及克莱斯勒的《中国花鼓》进行论述的。” 李景霖凝神。 问起了问题。 这让张超浑身一紧。 “那请您阐述一下,您对这段时期的西方音乐史,以及作品由来的理解。” 呼! 听到这个问题。 张超顿时松了口气。 这问题不能说简单,只能说太简单了。 就算这论文是寄吧枪手写的,但凡自己背一背,那都能回答上来。 “无论是18世纪,还是1900年前后,西方世界都掀起过一股华夏文化的热潮,对于西方的民众而言,东方的神秘与与众不同的美学,让他们倍感兴趣,这也影响了许多音乐家。” “出现在西洋音乐中的华夏元素有很多,最有的代表性的,一定是《图兰朵》,《图兰朵》音乐上的造诣自然深邃高超,但《图兰朵》只是臆想中的东方,对东方的理解,居然是元朝时代的文化背景,但却选用了江苏的民歌,有些风马牛不相及。” “.” 张超开始侃侃而谈。 看到李景霖问出的问题这么友好。 不少学生都放下心来。 霖哥! 好人呐! 知道咱学生不容易,在题目上没有为难自己。 还得是年轻人懂得年轻人,淋过雨的人,愿意帮人撑伞 只不过。 感动中的学生们并没有意识到。 李景霖.其实并不懂啥叫毕业的难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