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塑料粤语终遇大敌。 (第2/2页)
是真理,我TM就是最强的”,纵观世界,再无敌手,华夏民族创造的奇迹,全世界仅此一家,你们谁能行?全都是渣渣! 基于此,在音乐上,自然会有一种“俯视”感,磅礴的气势凝聚着自信翻涌而出。 “我已经有了不错的题材,我觉得,合作的话,以歌剧,音乐剧,舞剧这样大型长篇表演体裁最为合适,可以尽可能的发挥两人的创作力。” 魏霞说着,看向了李景霖。 “李先生,您觉得呢?” “可以,没问题。” 李景霖欣然点头。 “题材这方面就看魏霞老师您的了。” “那好,我回去稍作整理,就给你发过去。” 魏霞欣然一笑。 一开始,魏霞也没想过,李景霖居然这么好说话。 事实证明,圈内果然大多都是流言。 这么好一小伙儿,怎么可能是那么恐怖的魔王? 只能说,有些圈子该整理整理了。 就连这样的好小伙,都能被妖魔化成这样,这也太过分了! 一时之间,魏霞甚至觉得,自己或许在合适的时候,也应该稍微动动手。 李景霖根本不知道魏霞在想这些事。 更不知道,因为自己,或许会引起新一轮的娱乐圈风气整顿。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回旋镖。 或许,娱乐圈的那些人都根本想不到,在自己为了生存,疯传霖哥恐怖的这一个行为,会反向引起一波特别的关注。 吃过饭后,李景霖告别魏霞。 刚回酒店,便收到了魏霞发来的文件。
下载了电子版文件,往下划。 在第一页里,李景霖便看到了联合计划的单位名称,让李景霖大感意外的同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嗯?武术协会?” 广州武术协会倾力奉献,华夏武术协会重点关注。 仔细翻看着作品设计。 实际上,剧情方面,几乎可以说是相当一般了。 不至于说拉胯,但也并不优秀。 中规中矩。 剧情方面虽然设计的没什么艺术创新,但恰到好处。 因为这是选自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剧情上,没有进行大规模的魔改,这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若是一味为了所谓的戏剧冲突,只怕会变的不伦不类。 “广州三元里抗英”! 1841年,带瑛侵入到广州,荼毒乡亲,无恶不作。 三元里人民揭开了华夏近代史上,第一次自发组织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 在带瑛强盗惊恐离去,撤出虎门后。 华夏子女发出《申谕英夷告示》警告带瑛。 【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如今,在广园中路34号处,尚有三元里人民斗争纪念馆。 从历史宏伟的角度上来看。 完全可以看做是百年屈辱中,华夏人民的首次觉醒。 而这次作品的创作,不单单只是靠这类题材弄出一点噱头,更不是单纯只有红色。 内容为王! 虽然剧情内容中规中矩。 可这次作品的要求,便是一定要结合到来自于广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舞狮。 南拳。 洪,刘,蔡,李,莫! 南枝,南少林。 甚至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咏春。 在编舞上,是特聘了当地武术协会专业人士,来参与动作设计的。 而传统舞狮搬到舞剧舞台上,更是一次相当大胆的尝试。 舞狮分南北。 北方的舞狮,有文狮,武狮。 而南狮的另一个名字,便是“醒狮”! 所以,这舞剧的名字。 便是《醒狮》。 作品,不仅要传递精神,更要融入属于华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得不说,这一次创作的关注度确实拉满了。 华夏武术协会,华夏舞蹈家协会,华夏音乐家协会。 三家协会在盯着,都想要拿出一部优秀的舞剧。 这对于李景霖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 因为,这舞剧,虽然整体是舞剧,少见词。 但还是硬性要求了,要加入三元里民谣。 出身于北方,甚至是东北,距离粤地实在是远,李景霖虽然也了解不少三元里当地的文化习俗,但那是局限于文化习俗知识上的。 粤语这方面的确是短板。 这方面的实力,毫不夸张的说,大概就是《野狼》.说是粤语,不如说那是东北话。 属于是那种,讲出来以后,粤地人民直接血压飙升三个大气压的指数。 塑料粤语,终遇大敌。 魏霞老师这是给自己挑了个大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